燁雲的石刻先是從木刻學起,比較木頭相比石頭要鬆軟許多。一些沉香木也是極為堅硬,是檀木隨波逐流,浸得年深日久才形成的。
木頭相對石頭好上手。之後,燁雲才改為石刻,刻刀吃進石頭裏,石屑紛落下來,簌簌有聲。據雕刻大師說過,這石刻有挑、剔、切、削、抹、退、割、攏八法,下刀之時精準,不能一蹴而就,要如行雲流水,最後要一氣嗬成。
縱然一刀有錯,仍然要繼續下去,否則便修修補補,沒完沒了。
燁雲此時手中的石頭,也出項了一個鬆鼠的模樣,隻是輪廓就粗糙,手法有些拙劣。紫獰看到,也是一臉的嫌棄。
燁雲也就將小鬆鼠放在木桌上,走出了門扉。
抬頭看去,深空如洗,繁星似錦,冷月高懸天際。
山路密林間,一個孤單影子,徘徊在冷冷的月光之中。淡淡雲氣飄蕩在楓翎閣中遠峰縹緲間。他向著山巔漫無目的地走著。
不知不覺,他來到了山巔,看著漫漫雲海。雲海翻湧,波瀾起伏。在雲海之下的水潭中,倒影著滿天星鬥,還有還有四輪美輪美奐的圓月。
良辰美景,美不勝收。
他沒有太多的精力看這些美景,隻是呆呆站在山巔,看著雲海,仿佛回憶著什麼。許久,他看著花溪國的方向,眼淚不知覺的流了下來。
他為了回家,他在努力。他答應過大叔,到了元嬰期的實力,才能回去。可是到元嬰期何其艱難,這漫漫的歲月,磨礪著他的耐心。他在問自己,還能堅持住麼?
月光照在他的臉上,有幾分焦急和淒涼。
前幾日,沛牧盈捎了一份信回來,告訴他,她一切安好,她派出探查的人,還沒有消息,讓他安心修煉。
他回過神來,他緩緩轉頭,看向山尖一塊巨石,慢慢走了過去。
他坐在巨石上,如一石像一般,一動不動。隨後他閉上了雙眼,進入了功法的修習之中。他想到如果不能不知道前路,那麼就先做好目前的事情,當那個時點到了,或許問題能引刃而解。
燁雲通過這次戰鬥,他認為自己體內的靈魔之氣遠遠不足。他從而想到,人生就是要不斷汲取營養,不斷的發展完善自我,像這身邊的古木一樣,盡情的吸收甘霖雨露,盡情地伸展身軀,舒展自我,達到忘我的境界。不斷的充實自我。不斷的向著心中的目標前進。
所謂視萬物為己出,則萬物與我同心。
若要強大自我,必先強大內心。
遠處有兩個人影看著山巔巨石上的少年。心中有些疼惜……
燁雲認為基礎很重要,打算再夯實基礎。連日來,燁雲又將各個元素的基礎功法過了一遍。對於丹藥、煉器、陣法都進行了學習和研究。
其實修煉極其孤單和枯燥。人如果有舒服的方式活著,怎會費盡心思的去努力。但是為了心中的目標,拓展自我,就必須走別人不敢走之路,行他人不敢行之法。
修煉一途,本就艱難無比,且沒有捷徑,隻有堅韌不拔的努力,坐上勤奮勞苦的船,才能到達想要去的對岸。
他想,如果隻若螻蟻一般安靜舒逸活著,沒有抵禦外敵的能力,任人宰割卻不是燁雲想要的。他記得在該婭上有一句話:當自己老了,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庸庸碌碌而羞恥,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
燁雲心意已定,又開始心無旁騖修習起來。如能做到發智慧心,心真若鼎,修煉起來也是一日千裏。
他堅持不墜,每日都艱苦異常。燁雲把思念大叔,振興家族,尋找父母等等,都化作了努力的動力。他想,所謂化悲憤為力量,也許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