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出現派人的“人”字的時候,這個被派的人通常也都是不痛不癢地一筆帶過,電視劇中,這些被派的人也就是一個群眾演員,頂多也就有幾秒的鏡頭,有的時候連個正臉都沒有看到。
但這次,就是這個被派的“人”壞了事,壞了大事,由於史書沒有記載,這位仁兄到底姓啥名誰,實在無法考證。且稱“人”兄。
這位“人”兄到了太子宮,聽見裏麵亂作一團馬上慌了神,他怕太子殺紅了眼,見誰殺誰,於是就在城外晃了一圈。
這位“人”兄以報信的速度很快就到達了甘泉宮,在甘泉宮門口,“人”兄也歇了歇腳,自己內心兩個小人鬥爭過之後,一致同意把沒的說成有的。
“人”兄找到了還在泡澡的劉徹,說,太子造反了!真的造反了,他還要殺我,幸虧我逃得快。
劉徹大怒,一下從澡盆子裏站起來,反了他的了。
曆史就這麼詭異,好多大人物的故事往往就是這些小人物造成的,他們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人”兄算一個先。
至此,劉徹和兒子劉據恩情全無。
至此,長安城中太子造反的謠言四起。
這可嚇壞了當朝丞相劉屈氂,他根本就沒有查證一下事件的真相就慌忙逃走了,走的時候連自己吃飯幹活的工具丞相大印也弄丟了,真是醜態百出。
劉徹本來是去甘泉宮養病的,這下也讓太子劉據給氣精神了,他顧不得病痛,從甘泉宮中出來,親臨長安指揮平叛。不僅如此,劉徹還征召長安周圍的士兵,號召各地兩千石以下的官員全由丞相調配。
順便說一下兩千石的概念,一石米約為成年人半月的口糧。
在平叛演說中,劉徹昭告所有的士兵,誰能捉到叛賊,我大大有賞!
這還不夠,劉徹還上手策劃作戰陣型,力保不放走一個叛賊。
一場兒子和老子之間的戰爭就這麼開始了。
太子這邊是明顯占下風的,首先,劉據向百官說明了自己用兵的理由,力圖證明這不是一場造反。
父皇病重,困於甘泉宮中,而奸臣江充又加害於我,我是不得已而為之。
劉據此時已經刹不住閘了,他製造了一份假聖旨釋放了長安城中的囚犯,並且發給他們武器,由少傅石德和門客張光統帥他們抵抗丞相的軍隊,劉據希望這些早已不怕死的囚犯能給他一絲庇護,然而這樣的抵抗沒有持續多久。
劉據隻好求助於北軍使者任安,任安原來是衛青的部下,也是司馬遷的朋友,劉據希望他能念在這個份上幫他一把。但任安著實不願攪和進來,因為這打仗的兩方畢竟是親生父子,誰知道這唱的究竟是哪一出。
如果我幫了太子,太子兵敗了,我就是共犯,一定會被皇帝殺頭,如果我不幫太子,太子敗了,但日後又平反昭雪,我又成了見死不救。
任安經過一番分析之後,選擇了一個最折中,但也卻最涮人的做法,答應太子的請求,但是按兵不動。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放鴿子”。
朝廷的軍隊放鴿子,劉據隻得發動民間力量,受夠江充“巫蠱之害”的長安百姓聽說太子殺了江充,都願意幫助太子。
太子領著他的民兵小分隊和丞相的大軍正麵相遇了,一邊是專業的,一邊是業餘的,但就是這樣,這場戰鬥依然打了五天。這五天之內長安城中血流成河,上萬人死於這場糊塗的戰鬥。
後來,人們聽到皇帝的平叛演講,這才知道沒有分清敵我,群情激奮的平民一哄而散,太子劉據兵敗。
轉瞬之間,劉據失去了所有的進攻手段,隻能逃亡,等待著父親的反應,此時的劉據心中還是存有念想的:或許他還記得他是我父親、親生父親。
劉據這個念想很快就被繼續的殺戮掐滅了。很多在這次事件中幫助太子說話的人都被劉徹殺了。同時,太子的門客,隻要是曾經出入太子宮的人一律誅殺;跟隨太子發兵的株連九族;就連被太子用脅迫手段命令過的普通士兵也要發配邊疆。
劉徹和衛子夫之間也到了恩斷義絕的時候了,劉徹派使臣來到未央宮要收回皇後的玉璽和綬帶。
衛子夫淒然回首他們在漢朝時候的初遇,時光已經流逝了四十多年了。
衛子夫自殺了,她已顧不得逃亡中的兒子了,對於一個帝王父親,她一個母親的力量顯得那樣的孱弱。
一個灰姑娘的愛情神話終究經不起時間的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