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出行離不開車啊,一坐上車就免不了和司機嘮嘮家常,於是,公孫賀的關係和劉徹越來越近,最後竟然娶了皇後衛子夫的妹妹衛君孺為妻。這樣說來,他和劉徹還是連襟呢。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劉徹想讓公孫賀當丞相。
對於當官這個概念的理解,人和人之間是不一樣的。
像田蚡還不是把腦袋削尖了想往丞相裏麵鑽嗎?可公孫賀麵對丞相這個三公之首的官位卻跪在地上哭了起來。
公孫賀哭的動靜不是小泣,而是嚎啕大哭。這動靜是為了告訴劉徹他不想當這個丞相啊,不是不想,是非常不想。
公孫賀腦子進水了?那麼你看看劉徹前任丞相的履曆表,看完你就會說,誰想當丞相誰腦子才進水呢。
一任建陵侯衛綰,這個丞相是劉徹的老師,也是劉徹期的第一任丞相。建元元年的六月,他因病被免去職務,也算是一個結局比較不錯的。
二任魏其侯竇嬰,當年作為大將軍,破吳、楚,被封魏其侯。他和劉徹兩人在合作的初期是很愉快的,一起辦了不少事情。但是在竇嬰上任還不到一年的時候,竇嬰就被自己的親戚趕下台來了。他自從得罪竇太後,就一直默默不得誌,不得誌的人總是很快遭殃。在元光四年十二月的時候,竇嬰因為偽詔而被斬首。
三任柏至侯許昌,他是接任竇嬰做了丞相的。許昌因為是竇太後所任命的,所以也事事都聽從太後的指示,劉徹也討厭透了他。到了建元六年,竇太後死了,許昌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很快就被劉徹以“治喪不利”的罪名炒了魷魚。
四任武安侯田蚡,早在竇嬰當丞相的時候他就垂涎這個位置了,但是做了丞相他也沒有辦點兒好事,最後因為對竇嬰心有愧疚,活活把自己給折磨死了。
五任平棘侯薛澤。田蚡死後,武帝讓韓安國暫時行丞相事,本打算接著就讓韓安國做丞相的,可是在這個時候韓安國卻摔傷了腳,所以讓薛澤撿了個便宜。元朔五年冬十一月初五,薛澤被免職,在職幾年也沒什麼表現。雖然沒留下什麼名堂,他的結局也算不錯的了。
六任平津侯公孫弘,這幾個丞相當中年紀最大的人,在此之前,凡是做丞相的都是侯爵。可公孫弘還沒有爵位,丞相加封侯爵,就是從他開始的。他做了六年禦史六年丞相,到了八十歲,死在丞相位上。他之後李蔡、嚴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接踵為丞相。自蔡至慶,丞相府客館都如同虛設,到了公孫賀、劉屈氂的時期已經破爛殘敗到讓人以為是馬廄車庫或者奴婢的屋子了。之後的六個丞相裏隻有石慶由於惇厚恭謹,也老死在相位上,其餘盡皆被誅殺。
七任樂安侯李蔡,是飛將軍李廣的從弟,也就是李廣自殺後一年,他就因為侵占了景帝陵園前大道兩旁的空地來埋葬家人而獲罪,他不願意被審判,便也自殺了。
八任武強侯莊青翟,本為太子少傅,元狩六年夏四月,被任命為丞相。之後也讓劉徹逮捕入獄,最後在獄中自殺。
九任高陵侯趙周,元鼎二年二月,武帝任命太子太傅趙周為丞相。九月初六,趙周被控告明知列侯所獻黃金不足卻不上報,被捕下獄。趙周也選擇了自行了斷。
十任牧丘侯石慶,石慶“文深審謹”,然而沒什麼大智慧,不能為百姓謀什麼福利,最後是自然死在相位上的,也算善終。
大家都以為高官是肥差、美差。但是仔細看一下這十任丞相,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在相位上終老,其他的非他殺就自殺。
公孫賀看得是膽戰心驚,這哪是丞相啊,分明就是鬼門關,走上丞相這個位置,半隻腳就踏進棺材了,不,連進棺材都不如,有的時候還不一定能有個全屍,弄不好還賠上九族。
劉徹才不管他這一套,誰讓人家是皇上呢?公孫賀沒有辦法,隻能硬著頭皮戰戰兢兢地做丞相了。
這樣膽小怕事的丞相,怎麼會讓劉徹定為第二個假想敵?
原來,不僅劉徹的太子兒子不像劉徹,這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也不像公孫賀,他老子膽小,可這兒子膽大,典型的二百五。
劉徹丟錢了,丟的是軍餉。
而犯罪嫌疑人就是這公孫敬聲,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他擅自挪用北軍軍費一千九百萬兩。
這北軍不就是皇城根底下那個皇家警察嗎?這北軍的軍餉可是大有來頭啊,那可是江充和劉徹費了多大勁才攢到的一筆錢啊。這下倒讓你公孫敬聲挪用了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