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軍麵對的困難還不隻上麵提到的困難,前麵我們已經說過,楚軍的板凳隊伍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楚漢的將軍實力相差是非常懸殊的,楚軍除了項羽這個頭號猛將之外,能拿出手去打兩下的大將是一個也沒有了,就連沒什麼實力的曹咎也自殺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劉邦的後方穩固,而項羽的後方慌張的原因。
後方沒人坐鎮,因此彭越對楚軍補給線的騷擾,讓項羽非常頭疼。作為楚軍的最高軍事統帥,項羽總不能兩頭跑吧?
問題還是老問題,但是項羽卻從來沒有感覺會這麼頭疼。衝鋒陷陣可以,上場殺敵可以,可就是這樣整天對峙著不打,而且兵士們都還餓著肚子,實在是難熬、窩囊、憋屈啊。
人要逼到了那個份上,就會想損招。
項羽請出了一位讓劉邦意想不到的貴賓——劉邦他爹。前麵彭城大戰中,劉邦的老婆和老爹都被楚軍所俘獲,隻是一直沒有派上用場。項羽本來是不屑於用這種伎倆的,但後方的吃緊讓他不得不這麼做。其實項羽的目的也不是讓劉邦投降,而是讓劉邦出來跟他打,這樣才痛快。
項羽先是讓人在陣前拉開了大架子,支起了一口大鍋,大鍋的上麵綁的就是劉邦的親爹劉老漢。接著項羽就對著漢軍的大營喊,劉邦,你趕緊出來應戰,否則的話,我把你親爹給煮了吃。
按理說,這種下三濫的辦法已經是項羽的極限了,並且項羽認為這也一定是劉邦的極限。
其實,是項羽比較健忘,竟然拿這個事情去威脅劉邦。他忘了在前不久那場戰役中,劉邦被他打得落荒而逃時,為全力逃脫,竟然“推墮孝惠、魯元(劉邦的一雙兒女)車下”。兒女比父母連心,但是那個時候的劉邦卻義無反顧。
果然,劉邦聽到有人報告這件事,大吃一驚,趕忙跑到陣前觀看,一看還真是自己老爹,看來項羽是想用這個方法逼自己就範。
劉邦想到這裏,把心一橫,兒子女兒我都能拋棄,老爸老婆我也不要了!
為了至高無上的人生目標,劉邦在和項羽的博弈中早就抱定了誌在必得的信心,親情不過是其中的籌碼。
權衡完種種利弊之後,劉邦也對著項羽大營喊話,咱倆當年可是結拜過的啊,照這個理說,我爹那也是你爹啊,你煮了我爹就等於煮了你爹,到時候記著分我一碗湯喝啊!
劉邦這話說得是輕描淡寫,但聽著卻讓人心驚膽戰。
說到這段子的時候,劉邦沒良心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但我們犯得最多的錯誤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可以肯定的是,要老爹的不一定就是孝順的人,卻一定是愚蠢的人。
我們來分析一下劉邦當時的情形。劉邦是大概四十歲左右才離家的,所以說,家裏的老人和他有著四十年的親密感情,如若放得下這份親情的話,那麼他真是個狠人。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劉邦對項羽說的話,殺我爹就是殺你爹。在這裏,劉邦巧妙地運用了等量代換,既然你和我曾經是結拜過的兄弟,那麼依據等量代換,我老爹就是你老爹。
劉邦吃準了項羽會吃這一套,為什麼,因為項羽是項羽,對這些亂七八糟的名譽、名節問題既在乎又敏感。
項羽麵對劉邦的這句喊話,確實也傻了眼。一個人連爹都不要了,你還能奈他何。
這一招本來已經是項羽的底線了,但是劉邦不僅不在形式上吃虧,在口頭上也不吃虧。
項羽怒了,麵對一個無賴,也隻能是以無賴的方法對付了,好你個劉邦,我讓你後悔一輩子。
正在這個關鍵時刻,劉邦的“守護神”項伯又出麵了,他對項羽說,拋開劉邦他爹到底是不是您爹的這一個問題不說,吃人肉可是不符合咱們楚人的習俗啊,您今天當真是這麼做了,恐怕得讓天下人恥笑啊。
項伯這一勸,正好說在了項羽好麵子的當口上。
項羽沒有威脅到劉邦不說,還窩了一肚子火。既然威脅不行,那麼我們就來明的吧。項羽給劉邦下了挑戰書——你劉邦出來跟我單挑,賭注不是家人,而是天下。
劉邦當然沒有接項羽的挑戰書。項羽心頭這口惡氣越積越深,威脅你也不成,和你公平單挑也不行,本來應該占有主動權的人是項羽,但是劉邦的回應讓他非常地被動。
項羽沒有辦法了,隻能站在兩軍對峙的陣前破口大罵。罵街可是劉邦的強項,他不但想到了怎麼回罵項羽,而且還寫好了稿子。主旨大意是,我打不過你,並不代表我罵不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