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爭霸天下(3)(3 / 3)

範增老淚縱橫、百感交集,這麼多年來,風裏來雨裏去,範增曾經認為這個英勇善戰的主子最終能雄霸天下,也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一天,而今天,一切的一切已經不可能實現,淚眼朦矓的範增似乎早就比別人先一步看到了結局。

範增走了,隻帶了個仆從收拾好東西就踏上了回家鄉的路,年事已高加上路途遙遠,最重要的是心中鬱悶,範增終於因為上火而導致背上疽(癰瘡)惡化,死在了路上。

項羽也沒有想到,這一次分別竟然是陰陽兩隔。

項羽就這樣失去了範增這個優秀的謀士。

此時的項羽越發孤獨,他忽然間感覺到,他擁有的一切似乎都在離他遠去。這種感覺在範增死後尤為嚴重。

項羽無時無刻不感覺自己是在一個人戰鬥。

上當

項羽又給劉邦記了一賬,那就是範增之死。

其實項羽這一賬記得確實牽強,我們先不管範增高齡多少了,就看範增在項羽集團發的這幾次火:

第一次是範增在鴻門宴的時候讓項羽殺了劉邦,那個時候的範增對項羽又是擠眼睛,又是做動作的,最後竟然還是沒有被項羽意會。

第二次就是範增依然勸項羽全力圍剿劉邦,可是項羽還是沒有聽進去。

第三次……

第四次……

範增就是不病死,也遲早得被項羽氣死。

想當年,項羽就是靠悲痛化成的力量破釜沉舟的,如今,項羽也背負著失去範增的痛苦和劉邦打了一仗。他帶人全力猛攻劉邦的運輸通道。雖然劉邦的騎兵也拚死反擊,但成效不大,當世還沒有誰的騎兵能和項羽的騎兵軍團相抗衡。

劉邦又損兵折將了,這些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騎兵開始缺糧食了。這個時候的滎陽是一線戰場,漢軍當然派出了大多數人馬駐紮滎陽。人多了嘴就多,一打起仗來更得多吃二兩。逐漸,糧草問題就成了劉邦部隊麵臨的最大問題。

此時的劉邦猶豫不決,出去打吧,打不過;不打吧,大軍就隻能在這裏幹挨餓,這人一餓就要出亂子了。接下來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就在劉邦猶豫不決的時候,張良發話了,我們還是從滎陽撤軍吧,不能再這麼抗衡下去了,否則,我們將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但是現在麵臨的困難就是,連撤軍都成為問題了,因為劉邦大軍的人數太多,一旦在撤退過程中出了亂子,那就會出現上次在彭城大戰中的結果。

看來張良這個主意並不完美。

這個時候陳平又發話了,其實現在項羽最恨的人就是漢王您了,要不這樣吧,您先帶一小部分人馬撤出城去,而且這次的撤退行動一定要讓項羽方麵知道。項羽一定會去追您的。

陳平這個主意讓劉邦大吃一驚,心裏想,好你個陳平,竟然拿老子來打賭。賭贏了當然好,萬一輸了我找誰說去?

但陳平這個建議劉邦不得不接受。因為劉邦是漢軍方麵的最高領導,領導幹部當然要起模範帶頭作用。尤其是在特殊時期,領導人更應該挺身而出。劉邦雖然心裏咒罵陳平,但此時看來,這個是最好的辦法了。

看來我劉邦隻得當一次最貴的誘餌了。

想要得天下,必須下血本兒,這是真理。

正當劉邦愁眉苦臉,準備臨危受命的時候,卻聽見陳平在帳外求見。這時候的劉邦非常納悶,陳平你現在還不去準備我的撤退工作,在這裏聊什麼天啊。

隻見陳平從背後領出一個人來,劉邦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還以為自己眼花了呢。原來陳平找了一個身高、體型、樣貌都和自己比較相像的人,尤其是穿上了自己的衣服之後,不仔細看,這個人根本就是劉邦自己。

這時劉邦才知道自己誤會了陳平,陳平怎麼會讓自己的主子去冒這麼大的險呢?對於這件事情的危險性,陳平早就料到了,所以他在漢軍大營了找到了一個和劉邦比較相像的人來完成這次任務。

既然是做戲,就一定要做全套。

深夜,陳平下令讓城內兩千多士兵從東門逃跑,營造聲勢,那個和劉邦比較相像的人當然也在其中。這麼晚了還弄出這麼大的動靜,楚軍自然以為劉邦方麵要有所動作了。於是四麵八方地圍了上來,那個代替劉邦的人還真就讓楚軍給抓走了。

“劉邦”被抓,項羽當然非常高興,他興衝衝地要去看個究竟,而這個時候真正的劉邦早就帶著大軍,則乘著趁著楚軍混亂和大意之際,從西門逃了走了,直奔目標是成皋。

劉邦這個名字在楚軍的部隊裏隻是一個代號而已,所以大多數兵士都是沒有見過劉邦的。

可項羽對劉邦的樣子可是刻骨銘心。項羽到近前一看,這哪裏是什麼劉邦啊,項羽這才知道自己又一次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