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一定是出色的幻想小說了!”

取其精

法國一家出版社的一位編輯有一天收到一位年輕女小說家的來稿,連同小說稿寄來的還有一大盒杏仁糖。看完稿子,編輯給她回了一封信:“你的杏仁糖很可口,我們收下了可是你的小說太糟了。我們不能收。以後隻寄杏仁糖就可以了。”

安裝電話有妙法

采訪上

一個記者搶先向報社發回一條關於煤礦事故的報道,開頭是這樣寫的:“上帝看到這幅慘景,他落淚了。”

一家小報的編輯搬到一所新住宅。

第二天,他給電話公司的經理打了個電話:“您的工作人員說,三個月以後才能給我安裝電話一我覺得,他們向我提供了寫文章的好題材。”

第三天,電話安上了。

編輯回電:“不要去管什麼礦井了。立刻采訪上帝。”

更正

約翰氣呼呼地給報社打電話質問:“你們報紙搞什麼名堂,明明我還活著,為什麼發表了我的死訊?你們要負責刊登更正的啟事。”

編輯:“真對不起,要更正是不可能的。”

約翰:“為什麼?”

編輯:“為了維護我們報紙的信譽,我們從不登自相矛盾的消息。不過,我們可以想另外一個辦法來彌補一下。”

約翰:“有什麼辦法呢?”

編輯:“我們可以在明天的《出生欄》裏,刊登您出世的消息。讓您重新做人。”

音員

在60年代,在無人駕駛宇宙飛船“雙子座2號”的發射現場,有一個無線電台的實況廣播員是在事先就把他的廣播稿寫好的。發射前的倒數剛一結束,廣播員就念道:“宇宙飛船起飛了。巨人般的火箭騰空而起,升到了佛羅裏達州的蔚藍色的天空,直向大西洋上空飛去。火箭發出雷鳴般的吼聲震耳欲聾。”

當他抬頭一看,那巨人般的火箭仍然一動不動地留在發射台上。他靈機一動說:“突然,奇跡出現了,有四條長長的金屬手臂伸出去抓住了火箭,把它拉回到了發射台上!”

削短講稿

一位演講家下巴纏著繃帶走上了講台,演講完畢,他特意解釋道,在刮胡子的時候。由於他集中精力於講稿,以致把自己的下巴削了一道口子。

有位聽眾議論說:“真糟糕!他真該集中精力刮胡子而把演講稿削短點啊!”

從何處幵

演說者:“我隻有10分鍾的發言時間,我真不知道該從何處開始。”聽眾:“從第9分鍾開始吧!”

一個議員在農村發表競選演說,剛演說了一半,許多農民向他投擲番茄、爛水果,以示反對。議員不慌不忙,一邊抹掉身上的髒東西,一邊說:“我或許不熟知農民的難處,但是你們必須承認,我還是有辦法應付過剩的農產品問題的。”

作報告的啟示

有位著名的荒誕派劇作家,在阿瑞麗女子文學院給千名女生作報告。

事後,他向第一個遇到的熟人說:“謝天謝地,總算過去了。我情願跟一個女孩談1000次話。也不願跟1000個女孩談一次。”

另吵醒聽眾

“有一點你應該特別注意。”

“您可以告訴我嗎?”

“當你作完報告後,應該向聽眾鞠一個躬,這是禮節。然後,你一定要踮著腳尖走出去。”

“為什麼要踮著腳尖走呢?”

“這樣就不會吵醒那些睡著了的聽眾。”

難以控製

某年春天,德國北萊茵一西發裏亞省長邁那斯博士,“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的英語說得不好,請各位原諒。太:我愛她,可是控製不了她。”

在鹽湖發表演說前說:我和英語很像我和我太。

語言

有兩個美國人到西班牙去旅行。

他們來到一個餐館用餐,可他們不懂西班牙語,而女招待又不懂英語這兩個美國人想要喝點牛奶,打手勢女招待仍然不明白。

其中一個美國人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辦法:

他拿出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頭奶牛。

女招待好像明白了,轉身就走。

“你看,”這個美國人深有感觸地對他的同伴說,“在外國遇到這樣的困難時,一支鉛筆真能幫上大忙。”

一會兒,女招待回來了。但手裏拿的並不是牛奶,而是兩張看鬥牛的人場券。

病人去做體檢,大夫用他慣常難辨的字跡開了張處方,病人把處方揣進袋裏,忘了去拿藥。有兩年的時間,他每天早晨把處方當作鐵路通行證出示給檢票員;還用它進了兩次電影院,一次棒球場和一次交響音樂會;用它冒充老板的字條得到一次提升。一天,這個人把處方弄丟了,他的女兒撿到後,在鋼琴上照其演奏,結果獲得了進公立音樂學院的機會。

萬能處

新來藥房的實習生問藥劑師:“您從櫃台旁邊的小箱子裏取的是什麼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