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波拿巴,來自科西嘉島的“荒野雄獅”,在土倫戰爭中一戰成名。從此,整個歐洲在這個沒有顯赫家世的青年軍官的雄心下,呈現出了不同於昔的局麵。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拿破侖憑著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在馬賽曲慷慨激揚的樂聲中,指揮法蘭西的軍隊橫掃歐洲,舊的歐洲格局分崩離析,一個前所未有的歐洲出現在世人麵前。
歐洲的君主們視拿破侖為洪水猛獸,一次次的聯盟,一次次的戰爭,成就了拿破侖,也成就了拿破侖的對手。在硝煙和戰火中,血流漂櫓、屍橫遍野,慘烈的戰爭已成為曆史的影像,但是今天的歐洲依然保留著拿破侖的痕跡。
從拿破侖時代開始,人們對拿破侖的崇敬、讚頌、瞻仰抑或批評、謾罵、誣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拿破侖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君主或者軍事家,他成了一種精神的化身。這種精神被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闡釋著。湖畔詩人的吟唱,視拿破侖為自由與浪漫的代言人;歌德的謳歌,也無處不受著拿破侖的影響;《悲慘世界》這部享譽世界的文學名著,作為整個大革命時期法蘭西的寫照,更是對拿破侖時代、拿破侖精神的真實反映……
不僅如此,拿破侖的精神還滲透到了人類文明世界的各個領域。在音樂上,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是拿破侖的讚歌,更是讚歌的“拿破侖”;在建築上,“凱旋門”,這個法蘭西建築藝術中的傑出代表,無疑是拿破侖的一座豐碑;在思想上,康德、黑格爾以及當時所有的思想家、哲學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拿破侖的影響。正如拿破侖終結了舊的歐洲格局一樣,康德、黑格爾終結了整個古典哲學。
拿破侖不僅影響了法國,更影響了整個歐洲。雖然很難用一句話將拿破侖的功過是非說清楚,但是他和他所創造的時代,都將永遠為世人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