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寄生性昆蟲(2)(1 / 3)

臭蟲的成蟲有很強的耐饑餓能力,一般臭蟲可耐饑6-7個月,甚至可以長達1年。臭蟲不但有很強的耐饑餓能力,而且還能夠抵禦嚴寒。那麼為什麼臭蟲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存能力呢?研究發現,這與臭蟲的生活習性有關。因為臭蟲常年生活在牆縫、床縫和家具縫隙中,夜晚出來活動時,會吸食人、雞、兔等的血液。但是在漫長的年代中,由於臭蟲生活的場所沒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尤其到了寒冷的冬季,臭蟲取食更為困難。這極不利於臭蟲的生長。時間一長,臭蟲的消化係統和生活習性就會慢慢適應這種不利的生存環境,因而臭蟲的生存能力就越來越強。

在冬季低溫條件下,臭蟲生長發育緩慢,甚至停止,其生理代謝主要依靠活動時期的積累維持。

當環境溫度變暖時,臭蟲就開始四處活動,吸食人與動物的血液,滿足其生長與繁殖的需要。

由於臭蟲生活的環境很特殊,因此臭蟲總是在白天藏起來,夜晚出來活動吸血。臭蟲行動迅速,不易被人捕捉。由於臭蟲習慣陰暗,害怕聲響,所以隻要略有聲響,臭蟲就會立即倉皇逃走。噪聲大的地方,臭蟲一般也不會去光顧。

研究表明,臭蟲每分鍾可以爬行1米以上,因此,當你被臭蟲咬後準備開燈捉拿它時,它早已無影無蹤了。

臭蟲對人的危害很大。它吸食人血後,能夠使皮膚敏感性較高的人出現局部紅腫,痛癢難忍。在非洲有關臭蟲的報道中,有許多人因臭蟲大量吸血而引起貧血或誘發心髒病及感冒。長期以來,臭蟲一直被疑可以傳播疾病。雖然用實驗方法可使臭蟲感染多種病原,但至今尚未能證實在自然條件下臭蟲能夠傳播疾病。

隱蔽的寄宿者--蟎蟲

中文學名:蟎蟲

英文名:follicle mite

分布區域:全世界

蟎蟲體態獨特,呈卵形,有4對足以及適合嚼、吸或鋸的口器,有一個長長的肚子和4對像爪子一樣的腿。

它們的軀體,頭胸腹三部分連在一起,螯角變做吻,具倒生的小鉤,螯足(腳須)變為行動的工具,並且在幼小時隻有3對足。凡是軟皮的蟎,口器如鉗,叫做恙蟲;硬皮的蜱,口器是吻狀,有倒小鉤,叫做壁虱。

大多數蟎蟲都太小了,以至於人們無法用肉眼看見。在顯微鏡下,饑餓時形如幹癟的碎葉片,飽食時形如顆粒葡萄。它那比頭發絲還細數倍的感覺器分別擔負著溫濕度的測定任務。在春秋兩季25℃左右時,是蟎的最適溫期,加上濕度大,極易釀成蟎類的猖獗。

蟎蟲是除了昆蟲之外,它們是地球上多樣性最豐富的動物,到目前為止被鑒定的蟎蟲大概隻占所有蟎蟲種數的1/10。它們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在陸地或在海水中,從蓋著冰的、陽光照射不到的海洋深處到能夠煮沸大多數有機體的熱泉中都有蟎蟲的存在。比蟎蟲對環境有更強適應性的隻有細菌。蟎蟲能在蜜蜂的氣管中繁育出一個家族,或者在蜂鳥喙上的花朵之間突然向上移動。在1平方英尺的森林中,就棲息著100萬隻、超過200種的蟎蟲。

蟎類能爬行,也善於附著在其他動物身上,還可以利用風來擴散,所以極易傳播。

蟎蟲都吸吮液體,但其生活方式卻各不相同。寄生於植物的種類吸食細胞液,寄生於動物的種類吸吮血液,或者任身體組織內分泌消化酶,以利於消化,然後再吸食。蜱和蟎在節肢動物中有具獨特之處;它們的角質層在進食時能伸展開,這是由於平時的角質層總是緊緊地皺在一起。陸生蜱可長時間禁食。許多種蜱和蟎在進食後,便脫離寄主體,以便在地上安全地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