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豐姿多彩的魚類家族(1)(1 / 3)

魚是用鰓呼吸、用鰭遊泳的水生脊椎動物的泛稱。約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魚形動物,揭開了脊椎動物史的序幕。從這一點看,它們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脊椎動物的“遠祖”。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魚類約3萬種,是5萬多種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類。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能適應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湖泊、河流到成水大海和大洋,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會遊泳的藝術品——錦鯉

中文名:錦鯉

英文名;cryprinuscarpiod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在中國

錦鯉是紅色鯉魚的變種,紅鯉傳入日本後,經過改良,產生了色彩鮮豔的錦鯉。至今,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品種的各色錦鯉。錦鯉不僅外觀漂亮,而且存活率很高,在公園和庭院中被廣泛養殖。

錦鯉學名:cryprinuscarpiod在生物學上屬於鯉科(cyprinidae),鯉科是所有魚種中最大的一科,超過1400種魚種。是風靡當今世界的一種高檔觀賞魚,有“水中活寶石”、“會遊泳的藝術品”的美稱。由於它對水質要求不高,食性較雜,易繁殖,故受到人們的歡迎。

錦鯉生性溫和,喜群遊,易飼養,對水溫適應性強。可生活於5℃—30℃水溫環境,生長水溫為21℃—27℃。雜食性。錦鯉個體較大,體長可達1米,重10千克以上。性成熟為2—3齡。壽命長,平均約為70歲。於每年4—5月產卵。

錦鯉的生長速度會受到水的溫度和餌料的的充足與否的極大製約,此外,雌、雄錦鯉的生長也有很大的差異。大的錦鯉體長可達0.9米以上,日本曾出現過一條體長達1.25米的赤鬆葉錦鯉,不過,據記載,世界上最大的錦鯉體長1.50米,重達45千克。錦鯉的壽命一般在70年左右,算是一種相當長壽的魚類。據記載,最長壽的錦鯉是日本的一尾名叫“花子”的緋鯉,它的壽命長達226年。與多數魚類相同,錦鯉也是以測定鱗片的年輪數來測定年齡的。

紅白錦鯉魚的底色為白色,魚體上映襯著紅色斑紋。其中,紅色斑紋在眼部之上的紅白錦鯉,以及嘴部沒有紅色隻有白色的紅白錦鯉是比較珍貴的品種。

錦鯉經過培育成功後,因為它的稀有珍貴,日本貴族便將其放在庭院中精心飼養,曾一度成為了皇宮貴族的觀賞品,因此錦鯉又被稱為“貴族魚”。此外,錦鯉在日本還被稱為“神魚”,並有水中“活的寶石”之美稱。

龍鳳錦鯉魚又叫作鳳尾錦鯉,是不可多得的觀賞魚中的上品。它有著獨特的外型——頭形似龍頭,長有4條威武的長魚須,尾鰭就像鳳凰的尾巴。在水裏遊動時如蛟龍騰空,擺動尾巴時極像鳳凰飛天。因此,人們把它看作是吉祥富貴的象征。

錦鯉是一種彩色的鯉魚,因為魚體表麵色彩鮮豔、花色似錦,所以被稱作“錦鯉”。

中國在明代就把紅鯉作為觀賞魚飼養。紅鯉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在飼養過程中,發現這種鯉魚會發生色變,根據紅鯉容易變異的特點,經過選種、改良,培育出許多新品種,初稱“花鯉”,後改稱“錦鯉”。

“魚中之鳳”——孔雀魚

中文名:孔雀魚

英文名;guppy

別稱:鳳尾魚

分布區域:分布於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

孔雀魚又稱為彩虹魚、百萬魚,是一種非常容易飼養的熱帶淡水魚。孔雀魚有著豐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狀和旺盛的繁殖力,而且性情溫和,因此備受熱帶淡水魚飼養者的青睞。

孔雀魚是卵胎生鱂魚的代表,有“百萬魚”之稱,具有周期性的生產力,是初飼養觀賞魚者家中的常客。中國早期的孔雀魚以東南亞進口及國內南部生產為主,它們都對水的硬度有很高的要求,並且都是采取室外培育,可以受到陽關的充分照射,從而擁有鮮豔的色澤。

孔雀魚是最容易辨別雌雄的。雌魚腹部比較大,在肝門前方有一塊透明的胎斑,在快生殖的時候胎斑成黑色。而雄魚的特點就是腹部較小,瘦長,最關鍵的就是他的臀鰭演變出交接器,用於繁殖時候輸送精子用。所以雄魚的臀鰭前方的幾根鰭條比較粗大。而雌魚的臀鰭則是均勻的。

孔雀魚的原產地是在委內瑞拉、圭亞那、南美洲的北部海岸地帶和加勒比海上的島嶼。因為它適應環境的能力特別強,如今,世界各地都有人在飼養孔雀魚。

孔雀魚的繁殖能力很強,每月能繁殖1次。根據魚體大小不同,小的孔雀魚每次可以產10餘尾仔魚,大的孔雀魚每次可以產70—80尾仔魚,一年就可以產下上千尾仔魚,因此有“百萬魚”的稱號。

當雌孔雀魚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門處出現一塊明顯的黑色胎斑時,就是臨產的征兆。

“速度之王”——旗魚

中文名:旗魚

英文名;sailfish

別稱:芭蕉魚

分布區域: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印度尼西亞、日本、美國和中國的東海南部和南海等水域

旗魚的第一背鰭長得又長又高,前端上緣凹陷,它們豎展的時候,仿佛是船上揚起的一張風帆,又像是扯著的一麵麵旗幟,人們因此叫它旗魚。旗魚的食物主要是小魚和烏賊類等軟體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