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國史原指國家史官修撰的本朝曆史和本朝實錄,後來泛指一個朝代的曆史。《後漢書·班固傳》:“既而有人上書顯宗,告固私改作國史者,有詔下郡,收固係京兆獄。”晉代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諸侯亦各有國史。”唐代司空圖《商山》詩之一:“國史數行猶有誌,隻將談笑繼英塵。”等文獻史料記載為證。《近代十一位國學大師講國史》並非指十一位國學大師講近代史,而是上起先秦,下至清末,講述整個中國的發展史。

這十一位國學大師排名不分先後,分別為王國維、呂思勉、張蔭麟、繆鳳林、李源澄、魯迅、岑仲勉、金毓黻、李思純、孟森、梁啟超。相信每一位喜歡國史的讀者,對這十一位國學大師並不陌生。

《近代十一位國學大師講國史》一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選取了這些學術權威人物的著作,比如呂思勉講《從“三皇”到“五帝”》、王國維講《殷周製度論》、張蔭麟講《周朝的興起》等。可以說,該書的每一篇文章,均對中國曆史上的現象或事件進行較為詳細的解讀。而這十一位殿堂級的人物,為傳承中國曆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正是他們獨到的見解和對中國曆史的深入研究,他們的作品一經問世,深受曆史愛好者的喜愛。

我們立足於大師們的鴻篇巨著編輯此書,從數百萬文字中,進行精心遴選,擷取大師最具個性最有見地的文章,奉獻給讀者。有理由相信,本書從曆史性、思想性及文化性等方麵,都是一個權威的版本,因為這十一位殿堂級大師的傳世經典史作,道盡中國曆史的發展過程,是百年來中國最優秀的曆史讀本之一。相信每一位讀者閱讀本書後,對中國曆史會有一種全新的認識,會用一種睿智的目光重新審視那些曆史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