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六)(1 / 3)

維也納,位於多瑙河畔,現在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維也納是一座擁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古老城市,凱爾特人大約在八百年前在年建立維也納。五百年前這裏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前線村莊,三百年前羅馬人曾在這裏建立城堡。近一百年以前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和歐洲的經濟中心。

此時,主宰在這座城市的人正是不倫瑞克的奧托四世,德意誌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四世是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之子。出生於德意誌西北部的不倫瑞克,因此他又被稱為不倫瑞克的奧托,他的母親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女兒瑪蒂爾達,因而他是理查一世(獅心王)的外甥。由於其父獅子亨利在與巴巴羅薩的鬥爭中失敗,所以奧托從小便在母親的娘家長大。奧托在阿奎丹渡過了他的童年,並在此接受教育,也因此與理查一世、約翰等舅舅打下了良好的關係。

根據街頭巷尾的傳說,這位國王的生平經曆其實頗為“豐富精彩”。話說在十三年以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辭世,德意誌的諸侯們選出了亨利六世之弟,施瓦本公爵菲利普繼任為德意誌國王(其實,他的被選任可以說是一個過渡,因為亨利六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當時尚在繈褓。)。但是,隔年,奧托也在反斯陶芬家族的德意誌貴族推舉下,成為了德意誌國王。於是一時之間,德意誌王國境內出現了兩位國王彼此競爭的局麵。雙方除了各有帝國諸侯的支持外,都有外國力量與以支持。在施瓦本的菲利普背後,有來自法蘭西王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予以支持;而在奧托這邊,則有他的舅舅們(先是理查一世,後是無地王約翰)給予幫助。因此,兩派勢均力敵,相持不下。幸運的是,奧托在十年前到九年前的時間內,獲得了教皇英諾森三世的青睞,而被教皇片麵地宣布為合法的國王。然而,教皇的宣告並無助於奧托的國王地位,由於金雀花王朝與法兩國陷入長期的戰火之中,奧托喪失了來自金雀花家族的經濟支持,終於導致他麵臨眾叛親離的局麵,許多貴族倒戈到施瓦本的菲利普那邊,其中也包括了奧圖的兄弟亨利希。隨後在四年前年的華森貝格一戰中,奧圖又為施瓦本的菲利普所擊敗,並在此戰中遭到敵人的擊傷,更導致其勢力瓦解。遭受到這樣的挫敗,奧托便因此被迫從德意誌國王寶座上退位下來。

然而,在兩年前,奧圖的對手施瓦本的菲利普忽然遇刺身亡,而霍亨斯陶芬家族中,據有繼承權的弗雷德裏希尚未成年,於是奧托又再度成為了德意誌國王的人選。為了確保其地位的法理性,他於同年前往法蘭克福,再次接受貴族們推選他為德意誌國王。當選德意誌國王後的奧托,為了鞏固他的地位,他與施瓦本的菲利普的10歲幼女貝亞特麗克斯訂婚。另一方麵,奧托為了取得帝位,他迅速地越過了阿爾卑斯山,來到了意大利,並且同意了教皇提出的條件——滿足教皇在意大利的統治權力。因此,他受到教皇的護持,一年前年在羅馬加冕為帝。

在成為皇帝後,他很快地忘卻了他對教皇的承諾,在意大利大肆用兵,以收複帝國在意大利的舊業。奧圖不但占領塔斯坎尼,還企圖入侵意大利南部,染指西西裏王國(奧托為了取得帝位,曾承認西西裏王國為教皇的保護領)。

然而我來到維也納,最終的目標正是這位主要靠著勇氣成為皇帝的男人。

進入維也納,我和安東尼首先看到的便是綠林成片。在東阿爾卑斯山支脈維也納林山之西是華麗的貴族住宅區,有花園及葡萄園圍繞。多瑙河流貫市內,水碧山秀,風景如畫。我們所在的城東麵正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而在維也納的東北麵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登高遠望,各種風格的教堂建築給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層古老莊重的色彩。市內街道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但並不顯擁擠,寬約五十米的道路足夠容下所有的車馬行人。再往前走就是兩旁林蔭蔽日的環形大道,在環形大道之後高高聳立的城牆內是內城的所在。內城卵石街道,縱橫交錯,很少高層房屋,但這裏的房屋大多時奢華,貴氣逼人。新建成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雙塔教堂的尖頂聳入雲端,其南塔高約百米,是此時歐洲少見的高塔,站在塔內可俯瞰全城。然而內城並非誰都可以進去,在我們來到內城牆的大門前時,卻發現這裏人群擁擠熱鬧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