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
我姓陳,名道,全名陳道,二十出頭,長相和身材勉強排入帥哥級別,人如其名,道者熟陰陽嘛!所以,我是一名道士,通俗就叫陰陽先生!
至於我為什麼能成為知曉兩儀、三才、四像、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還能熟用符篆、咒語、奇門盾甲、陰宅布局、定位……等等。
完全是因為我有一個很牛B的土夫子師傅和名字染有玄奇色彩的爺爺留下一屋子的道門絕篇,哎!說得難聽點,道兄我呀就是大家所謂的"二代",不過,我這可是三代,而且還是"道三代"!
為什麼我會是"道三代"呢?
其實是因為我名字取得好!我這名呀!是爺爺取的,居說爺爺取這名是有來源和曆史背景的,每每想到這兒!自己都覺得特別有噱頭。
這些個來源和背景直到現在我自己個兒也還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但是,今夜之後我也許就能解開我的許多困惑!
安南古城外,靈龍山脈……
"道兒、賓兒,快醒醒,快醒醒,己過三更!咱們幹活啦!得趕緊掘開被亂石覆蓋的墓門"。
五爺催促的聲音傳入我疲憊不堪的睡夢中,一陣深秋午夜的涼風吹入帳篷抹過全身,我半睡半醒地扒開睡袋,揉揉朦朧的睡眼,一百個不願意地說了一句:"五爺,讓我在睡會吧!您老不是帶了炸藥嗎?轟開它不就完啦"。
五爺也就是我師傅,個小人瘦,一臉蒼桑,兒子和兒媳雙雙亡於古墓,膝下無孫,有一孫女,從我記事起就沒在他身邊,具體原因不清楚。
不過,他雙眼異常有神,傳說黑夜中可以看見一些常人看不到的東西,真假還未見識過。
我之所以沒叫他師傅是因為他和我爺爺是過命的把兄弟,農村人怕亂了輩份,我就拜師那天叫過一次師傅,後來一直叫五爺。
"哇!好冷!五爺是不是有宵夜吃呀!好餓呢!"小賓也從沉睡中舒醒過來,困意未盡地問著。
這個小賓可不小,他濃眉大眼,一米八多個頭,身材腰肥肢圓,五大三粗的,最牛B是他是正宗的武校出身,練就了一身好肌肉,前幾天才從武校回來,看樣子應該有點兒真本事。
小賓他這名也有來源的,他爺爺叫大賓,他爸爸叫中賓,而他自然就成了小賓!本來是兄弟三的名字,這一下就被整成了三代人的名,特麼真逗呀!
小賓雙親早逝,他爺爺和我爺爺在十五年前都同時消失在現在我們腳下的這座古墓中!後來就成了孤兒。
因他爺爺和我過命的交情,我父親又是個古董商人,生意也做得不錯,家底還算寬鬆,便拿出一部分接濟他,直到今年武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