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木見此次探索計劃,已是圓滿完成。得到了出發前最想要的結果。因為此時地球上的人們要發展,最缺少的東西就是各種礦物了,特別是金屬礦物。
此時開拓者號飛船能量也已所剩不多,餘生木計算了一下,出來時日已經不短,他準備先行回航,重新商討接下來,具體如何開采些這些隕石礦。
很快餘生木指揮著30台機器人,帶上了一噸重的原石礦。這也是開拓者號飛船最大的載重了。
為了裝下這一噸重的金屬原石,餘生木還留下了十台智能機器人在隕石帶之中,讓他們對周圍環境繼續進行偵查。看看是否還有沒發現的東西?
反正每一個機器人內部都有一顆小型核電池,能讓他們在普通工作環境中運行幾年了。此時的機器人可以在小型隕石之中自行穿梭,不用借助任何飛船的起落。(隕石的體積影響著重力的大小)。
餘生木駕駛著開拓者號開始回航,此時的他並不知道,此次他們最大的收獲並不是這些金屬原礦石,而是那顆被他收入密封背包中的那顆墨綠晶石。後來被人們命名為天空之石的石頭。
不久,開拓者號飛船重新回到了地球之上,此時的餘生木有了一種回家的感覺。
這兩個多月來,在宇宙空間中的生活,實在是,感到一種無助的孤獨感。呆的越久,越感到一種說不上來的孤寂感。就像是被關在一個無聲的小黑屋中。周圍寂靜一片,靜到你都可以聽到動脈的搏動之聲和自流的流動之聲。
雖然此時的餘生木是機械之身,但是,他的內部結構的自身運轉,也會發出小量的聲音。一種電流的吱吱聲,讓他十分難受。聽得越久越感覺到,是不是機器體內部出現了某種故障。不過現在都已經告一段落了。
基地隔離倉室中。
很快,飛船上的一噸礦物原石就分配了下去。重新進行檢測,掃描。當然各種密封消毒措施是必須要做的。
雖然在當時沒有檢測到任何細菌和微生物,但是依然不能掉以輕心,鬼知道地球以外的生物是如何生存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些事情讓下麵的人去處理就行了,此時餘生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和人們商量。
就是如何對地球之外的礦物進行開采?並且距離還是如此之遠。飛船的一個來回,就要將近兩個月多。
開采外太空的礦物人類還是第二次施行。第一次是在月球上建造諾亞方舟號時,從月球本地進行開采的。
但是這一次情況完全不一樣。資源的匱乏已經難以起步。
第二天一個會議召開。此時台下中有一半的人是,上了年紀的老工程師,都是當年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登上諾亞方舟號的老人。還有一些就是新進的年輕科研人。
雖然不是精英,但是在此時的地球之上,他們都是一個個“寶貝”。先前那艘開拓者號飛船,就是由他們設計建造出來的。
很快餘生木就把具體的情況,給台下的眾人價紹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