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忍者源流:蒙麵死士的中國因緣(1 / 3)

這是日本古裝動作遊戲裏經常會出現的場景:一個黑衣蒙麵人在夜幕下極速奔馳。突然騰空一個躍起,從手中甩出數個手裏劍,黑色飛鏢彈無虛發,數個惡人應聲倒地。惡人頭目手拿長劍衝了過來,蒙麵人冷靜地拔出背上的忍者刀,電光火石之間,頭領倒地……

這就是傳說中的日本忍者,其出現的年代很早。據望月重家《忍術應義傳》記載,日本飛鳥時代,日本第一位女皇——推古天皇的輔政親王聖德太子身邊,有一位名為“大伴細人”的人,乃是聖德太子的密探。

聖德太子(5574年2月7日~622年4月8日),日本飛鳥時代的皇族政治家,推古朝改革(大化革新)的推行者。其最大的功績,是607年派遣隋使來到當時的中國,建邦交、學習中國製度,帶動了日本的第一次文明開化。

1958~1983年間,日本1萬麵值日元上的幣麵人物,就是這位聖德太子。

史載,聖德太子有“八耳皇子”的美譽,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消息,都了如指掌。這正是那位大伴細人的功勞,他充當了聖德太子的耳目,他會以各種身份出現在各個階層,收集眾多對聖德太子有用的情報。

並且,這個時代的日本,是一個豪族控製政治的時代,即使是貴如聖德太子,身為權勢極大的輔政王,依然隨時有被政敵殺死的可能。推古天皇的前任崇峻天皇,就是被豪族蘇我氏暗殺的。所以,對聖德太子而言,有通達全麵的情報,不僅是理政的需要,更是保全自己的必需。

但是,這位神秘到連一張畫像都沒有流傳下來的大伴細人,在當時並不是被稱為忍者,而是“誌能便”,在日語中是擔當之意。不過,後人公認,他就是忍者職業的祖師爺,也是忍者甲賀流的創始人。

此外,根據史料記載,同一時期的日本第一豪族蘇我氏,也有掌握類似的秘密特工人員,但不一樣的是,他的“誌能便”,主要用作排除動搖蘇我氏豪族權力的政敵。這其實是殺手、刺客。

雖然蘇我氏的忍者之說隻是傳聞,但在後來史料記載中,卻白紙黑字地出現了這個時代將忍者作為殺手的事件——同屬飛鳥時代的天武天皇時期,一個名叫多胡彌的忍者,在天武天皇與弘文天皇爭奪政權的“壬申之亂”中,為天武天皇立下了重要戰功。這是忍者參加正式戰爭的最早記錄。

總之,在日本飛鳥時代,也就是7世紀,忍者最重要的兩個職責——情報收集與武力打擊,已然正式確立了下來。從此開始了榮耀與死亡相互伴隨的漫漫曆史長路。

若將大伴細人看作最早的忍者,那麼他的出生地——日本甲賀一帶,就是忍者乃至忍者文化的發源地。甲賀是今天日本關西的滋賀縣一帶。

滋賀縣麵積不大,卻擁有全日本麵積最大的湖泊琵琶湖,在古代屬於近江國。據考證,早期滋賀縣的住民,大都是來自中國大陸、朝鮮半島的“渡來人”,或稱“歸化人”,所以,這裏也就是日本最早與異質文化、科技、血緣彙集融合的地方。

中國向日本的移民,大約早在中國殷商和春秋戰國時代就開始了。到秦漢時,中國向日本移民的勢頭有增無減。史載:“陳勝等起,天下叛秦,燕、齊、趙民避地朝鮮數萬口。”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經朝鮮半島繼續渡海,來到了日本列島,到秦朝末年,連秦始皇的扶蘇係、胡亥係皇族,都有人先後逃亡日本。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在設立四個郡,直接統治朝鮮北部以後,大批漢人前往朝鮮四郡移民經商,這些商民的子孫大部分都居留在那裏。公元313年,在朝鮮半島的樂浪、帶方兩郡淪陷於高句麗,居住在此的漢人才不得不離開那裏,一部分回到故國,一部分則向南流動,渡海移民到了日本。

日本史籍《日本書紀》中,記載了這個時代許多中國移民入日本列島的事例:

應神十四年,是歲,弓月君率120縣人自百濟到日本。

應神十六年,王仁自百濟來,太子菟道稚郎子師之,習諸典籍。

應神二十年,阿知使主及其子都加使主,並率己之黨類17縣人至日本。

應神三十七年,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等經高麗國至吳,令求縫工女,後吳王與工女兄媛、弟媛、吳織、穴織四女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