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儒、道、釋曆來三分天下。但在中國的曆史上,卻隻有《佛藏》和《道藏》,而沒有《儒藏》。21世紀初,這一曆史終於得以突破,而改寫中國這一曆史的帶頭人就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一代國學大師湯一介。
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準“《儒藏》編纂與研究”方案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立項,同時任命湯一介為《儒藏》編纂工程的首席科學家、總編纂。對於這個須耗時幾十年並集錄中國曆代儒家思想文化經典的浩大而艱巨的工程,76歲的湯一介義無反顧挑起了《儒藏》編纂的重擔。
作為一代中國著名的哲學家,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湯一介一直為發展、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而孜孜不倦。從最早開設《魏晉玄學與佛教、道教》到探索中國解釋學,從帶領國內學者開展國際間的“文明對話”到帶領中國哲學步入國際學術交流之旅,從創辦中國文化書院到非凡的《儒藏》編纂工程,湯一介始終以引領者的步伐,前進在中國哲學研究領域的大道上。
2010年6月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成立後,湯一介又製定了儒學研究的10年規劃,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湯一介仍然在嘔心瀝血。
今天,《儒藏》工程已經走過了8個春秋,湯一介也已經84周歲,然而他仍然在全心拚搏、奮力前行。因為他心中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儒藏》編成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內容最全、質量最好的一部儒家經典集大成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