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四十五年,明廷缺官現象非常嚴重。明神宗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外有努爾哈赤虎視眈眈,內則有太子朱常洛,福王朱常洵的明爭暗鬥。
禦書房中,早已不理政事三十餘載的明神宗朱翊鈞正聽著手下權臣彙報的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反明一事,當聽到後金的反明檄文時,朱翊鈞不禁感到勃然大怒誓要將女真族趕盡殺絕,但此時明廷內腐外朽,國力空虛,與後金一戰並無多大勝算。明神宗不由得憂心如焚,愁眉不展。
但忽的,他想到了一件永樂年間的事,於是對一旁的太監說道:“傳東廠副指揮使霍華之來。”
半盞茶的功夫,霍華之火急火燎的從家中趕來,跪拜之後,朱翊鈞驅散一旁的下人與他說起了這件關乎整個明廷江山社稷的事。
自永樂元年至永樂二十七年以來,天寶太監鄭和共七下西洋,雖勞民傷財,卻搜集了許多奇珍異寶。明成祖朱棣將這些奇珍異寶盡數埋藏,以備後人不時之需,為了防止子孫後代荒淫無道,將這些寶藏用來揮霍。朱棣將記錄埋藏地點的寶圖一分為二,一半傳到子孫手中,一半則由鄭和的後人保管。
而霍華之的任務就是去找到那個鄭和的後人。明白了自己責任重大霍華之立即跪拜告辭,準備開始尋找這位神秘鄭和後人。
但此時禦書房外,一名小太監正在將偷聽的對話默默記入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