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的“諜海女王”——瑪塔·哈麗
1917年10月15日清晨,法國巴黎郊外的一處沼澤上,瑪塔·哈麗來到了她人生中最後的舞台。她披著一件毛皮大衣,穿著裙子和長靴,身姿翩然。她保持著自己一貫的迷人微笑,盡管在她麵前的是一排荷槍實彈的憲兵。有人要來給她戴上眼罩,她拒絕了,挺直胸膛,從容地微笑著,向行刑人員們飛吻告別,最後說:“謝謝,先生們。”子彈終於無情地穿透這個女人的胸膛,她在血泊中完成了自己最後的舞蹈。
節奏強烈的鼓樂中,鈴聲清脆地響起,女人那細碎的舞步,靈動的身形,時而魅惑、時而嬌羞、時而憂傷、時而狂野的五官表情,讓一切如夢如幻。隨著節奏漸漸加強,女人身上的衣裙一件件地飄落在地,傲人的身姿若隱若現直至完全毫無保留;臉上的神秘麵紗也層層褪盡,露出自己的迷人容顏。隨著最後一個鼓點結束,女人誘人的身姿定格,台下的觀眾早已經如癡如狂。
不過女人真正的表演才剛剛開始,她重新打扮好自己,走下舞台,和迷戀自己的軍官們打情罵俏,共度良宵,然後——竊取情報。
這個脫衣舞女就是諜海女皇:瑪塔·哈麗。
一、身世
瑪塔·哈麗自有其傾倒眾生的理由:混血兒的她既有光潔的皮膚,一頭東方人的黑發、烏黑的眼睛、橄欖色的棕色皮膚,又有西方人的傲人身材。
瑪塔·哈麗原名叫瑪嘉蕾莎·吉爾特魯伊達·澤利,於1876年8月7日出生於荷蘭弗裏斯蘭省的首府萊瓦頓市。。她父親亞當·澤利是位荷蘭農場主,母親安特吉·範·德·莫倫是個印尼人。瑪塔·哈麗的童年時代與一般孩子並無二致,曾經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父親在破產之後便與母親離婚,父母離婚了,瑪塔·哈麗跟隨父親生活。和大多數青少年一樣,她在渴望做更新奇更刺激的事情時,常因難以如願而發出同樣的歎息。出於這種欲望,18歲那年,她竟然跑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一所大學裏和一位教師同居。然而,瑪嘉蕾莎很快就厭倦了學校裏的生活,一年後,她和一名帶她到爪哇島去的軍人結了婚。在那裏,她第一次聽見別人隨口喊她“瑪塔·哈麗”——意思是“馬來人的太陽。”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從此使用它來代替原名。
婚後的七年,瑪塔·哈麗過著一種上層社會婦女的生活。但是,她的丈夫時常酗酒,並在酒後毆打她,更不幸的是他們的兒子由於中毒意外身亡。瑪塔·哈麗不想跟著一個酒鬼度過一生,她要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愛情。尤其是,她相信自己貌美如花,對男人有一種擋不住的誘惑力。因此,在爪哇島,她開始和別人調情,用以證明她誘人的魅力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任何東西。後來,她丈夫發現了她行為不端,把她帶回了荷蘭。不久,兩人便分道揚鑣了。
如今孤身一人又身無分文的瑪嘉蕾莎連最後的避難所都沒有了。像當時所有被逼到絕境準備孤注一擲的人一樣,她最後悼念了自己這些年的生活,之後於1905年毅然決然地隻身來到了巴黎——那個迷幻的天堂,墮落的地獄。
二、一脫成名
初到巴黎,瑪嘉蕾莎感到無所適從。她在一個馬戲團做騎師,也兼職做藝術模特,還幾次險些被淫媒拐走。複雜而艱難的生活讓她覺得她必須要在魚龍混雜的巴黎出人頭地才行。走投無路之際,她想到了跟印度舞娘學習的當地神秘舞蹈。她跑到一位巴黎劇院經理麵前,請求他給自己一個機會,不等對方回答,她就扭動肢體表演起了脫衣豔舞。雖然沒有任何配樂,但是身姿曼妙,動作嫵媚,節奏感強,且香豔無比。這表演無疑是成功的。劇場經理看到如此大膽出位的表演,當時就被震撼到了,並且看到了她身上所蘊含的商機,當即拍板將她錄用,預付給她一些工資。
瑪塔·哈麗一夜成名。她神秘靈動而誘惑香豔的舞蹈折服了所有觀眾。此後她又拍攝了很多誘惑照片,並將這種形象帶到了她的舞台表演中去,她大膽出位的做法又為她贏來了更多的關注和呼聲。瑪塔·哈麗為了得到更多關注和支持,也為自己編造一個傳奇神秘的身世。成了職業舞娘的哈麗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搖身一變成為單當時巴黎炙手可熱的舞星。1905年的《巴黎人報》如此評價道:“隻要她一出場,台下的觀眾便如癡如醉。”
瑪塔·哈麗的生活從此變得不一樣了。每天報紙上都有她的新聞。她引領了巴黎的時尚和娛樂行業。她的生活開始變得和她的舞蹈一樣放縱。她逐漸躋身於上流社會,每天在富人階層中穿梭,以交際花的身份周旋於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等國的軍政顯要之間。她性感大膽充滿誘惑的火辣形象把這些人迷得團團轉。所有人都以能邀請到她在私人宴會上表演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