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昂一世是葡萄牙曆史上最偉大的國王,在若昂一世那個時期,國王的意誌就是國家的最大權力,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限製它,他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吹響了前奏。
若昂一世(1357—1433年),葡萄牙國王(1385—1433年在位)若昂一世,是葡萄牙阿維什王朝的建立者,被稱為“若昂大帝”,可能是葡萄牙曆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他在位時期,葡萄牙確立了向海上發展的國策,並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吹響了前奏。若昂一世從誕生到登上葡萄牙的王位,是由一係列浪漫而又血腥的故事構成的。
若昂大帝
若昂大帝的父親,是葡萄牙國王佩德羅一世,是個精力充沛、性格殘忍、喜怒無常的人。1340年,當時還是王儲的佩德羅與卡斯特的公主康斯坦絲結婚,但他卻愛上了康斯坦絲的侍女茵內斯,並公然與茵內斯同居,還生下了四個子女,其中就有若昂。但他們的愛情卻引起了頑固勢力的敵視,朝中一些大臣認為茵內斯是個紅顏禍水,將危及葡萄牙王統的穩定。後來,幾個大臣在佩德羅的父親、當時的國王阿方索四世的默許下,趁佩德羅不在之機,衝進茵內斯的住所,將茵內斯及其幾個子女殺死。佩德羅王子憤而起來造反,後來在王後的調停下最終還是忍了下來下來。1357年,佩德羅一繼位,就立刻將當年參與殺死茵內斯的幾位大臣殺死,然後追封茵內斯為王後。
當時年紀尚小的若昂僥幸逃過了那場劫難,因此從小深得父親寵愛,早在6歲時就被封為阿維什騎士團的首領,受到係統的宗教和軍事教育。但是由於他是私生子,所以不敢覬覦王位。1367年,佩得羅一世去世,由王後所生的若昂的異母兄長斐迪南一世繼承王位。1383年,斐迪南去世,沒有兒子,由他的女兒貝婭特麗絲繼位,王後萊奧諾爾攝政。但一方麵,由於斐迪南一世在位時窮兵黷武,不得人心,萊奧諾爾攝政意味著他的政策的延續;另一方麵,女王貝婭特麗絲當時已經與卡斯特(西班牙的前身之一)國王結婚,她的繼位嚴重危及了葡萄牙國家的主權獨立。結果在一些貴族鼓動下,葡萄牙人民發動了1383年起義,乘此時機,在阿維什騎士團和青年將領阿爾瓦雷斯的支持下,若昂成為起義的領導人物。萊奧諾爾政權被推翻,她回到了自己的婆家卡斯特。
1385年若昂一世取代了侄女的王位,而是由議會推舉自己為葡萄牙國王。並在阿爾茹巴羅塔這一戰役中大敗入侵的卡斯特軍隊,捍衛了國家的獨立,也鞏固了自己的王位。因為他是阿維什騎士團的首領,所以他建立的朝代被命名為阿維什王朝(按西方的觀念,私生子繼位就意味著改朝換代了)。
這件事件後來被稱為1383—1385年革命,可以認為這是葡萄牙曆史上極具決定意義的轉折。封建貴族將高官壟斷的局麵就這樣被打破了,一大批出身平民但經驗豐富的法律學家和官僚開始出現在新國王的周圍,給葡萄牙的政治帶來了一股新鮮的風。但是,作為一個僻處歐洲西南一隅的弱小國家,葡萄牙沒有向大陸發展的實力和空間,挺進大洋是它強國的惟一出路。若昂在王位得到鞏固之後,就把目光投向了遼闊的海洋。
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可以認為是當時的急先鋒,若昂一世和他的兒子“航海者亨利”更是其中的首當其衝的先鋒力量。1415年,若昂一世和亨利王子親自指揮一支由19000名陸軍、1700名海軍和200艘戰艦構成的龐大軍隊,占領了非洲西北角的重要城市休達(今塞卜泰),這被認為是葡萄牙海上擴張政策的正式通牒。在若昂一世的影響和支持之下,亨利王子創辦了航海學校,網羅了歐洲各國的航海人才(以意大利最多),為葡萄牙培養了大批熟練的航海者,並修建海港,改進海船,將航海探險事業堅決進行下去。在當時簡陋的海船上,勇敢的水手們承載著民族的期望,以自己的生命為賭注,一次次地向未知的“魔鬼之海”駛去。1420年,葡萄牙人發現(對歐洲人而言,是“發現”)了馬德拉群島,1431年,發現了亞速爾群島,成為大西洋航行的重要補給基地。到若昂去世之的1433年,葡萄牙航海事業已經逐漸步入繁榮期,海權時代的曙光已經初露端倪。他的後繼者更是繼往開來,於是有了1488年迪亞士到達好望角,1498年達·迦馬到達印度等一係列讓世界為之震驚的壯舉。
若昂一世對曆史造成的影響,主要在於他加強了國王的權力,如葡萄牙史學家薩拉依瓦在著作中所講“在若昂一世那個時期,國王的意誌就是國家的最大權力,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限製它”。而他在1386年與英國訂立了“溫莎條約”,確立了英葡同盟,之後的數百年間英葡同盟一直以各種形式維持著,被認為是世界史上罕見的長期有效的國家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