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內部,有著一排排倒鉤一般的東西,雖然很小,但是數量卻很多,將整個凹槽內部都布滿。
這些被倒鉤布滿的凹槽幾乎占了整個壁畫的一半,他們也並非胡亂的排布,而是有一定的規律,相互交叉、連接,似乎構成了一個事物的輪廓。
我想出一計,或許可以將這些倒鉤凹槽所勾勒出的事物所顯現出來。
我褪下外套,將地上的塵土收集起來,然後均勻的撒在整幅壁畫的表麵,再由上往下將表麵的塵土輕輕拭去。
光滑的凹槽裏的塵土跟隨著我的擦拭一起掉落,而有倒鉤的凹槽裏邊,塵土會堆積在倒鉤中,這樣的話,說不定就可以看出它的真麵目。
隨著塵土的不斷掉落,漸漸的,一些物體的大體輪廓便顯現了出來。
他並不是單獨的。
由於是用塵土的緣故,整個的細節並不能特別清晰的顯露出來,但是,還是可以明顯的看出,那是幾句話,我艱難的將其記錄了下來。
一共有三十六個字: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由於古代科技不發達,古人便將一切不能用常理所理解的事情,規劃為“神”。而占星之術便從那時悄然發展。此後,無論是奇門遁甲或是五行八卦中,都或多或少融入了占星之術的思想。
人們將星座無規律或有規律的運動,運用到機關術的變化之中,從而,使得機關術的設計更加巧妙,能夠更加複雜的變動,從而起到防禦或進攻的目的。
由於是運用了星座變化的規律所演變出來的陣法,雖然實用性大大增加,但是他的命門便也隨之暴露出來,因此,當時的人們在設計陣法機關的同時,會想盡辦法將變化的規律隱藏起來。
這些我在那份公文包裏的文檔中看過的話突然從我的腦海中一字一句的冒了出來,當時隻是以為是莫名之談,而今看起來,似乎是解決這個機關關鍵。
努力回憶著腦海中關於這部分知識的一切,似乎還有那麼點印象,“七月流火”是說,大火星向西移動,從正南方移動最西方,然後天氣開始轉涼。大火星是第二星宿。
“三星在戶”大致是說參宿三星可以從窗戶上完全看到,也就是說處在中天時分。
“月離於畢”是月亮投入畢星,有下雨的征兆。其中月亮不屬於二十八星宿任意一個,而是主星,隻是書中為了方便,將月亮連同其餘二十七顆星一同稱為二十八星宿。畢星是第二十三星宿。
“龍尾伏辰”,書中這樣說道:“龍尾者,尾星也。日月之會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見。”尾星便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最後一星。
有了星宿運行的規律,現在便隻差代表星宿的事物。
一切似乎都將要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