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英雄末路(3)(1 / 3)

法國軍隊遭到了失敗,損失了幾乎全部炮隊,幾十萬奧地利生力軍正逼近法國邊境,還有幾十萬俄國軍隊不久即將到來。所有這一切使拿破侖陷於完全絕望的境地,這一點他在離開結束他血戰生涯的滑鐵盧戰場之後很快就意識到了。從滑鐵盧到巴黎,一路上拿破侖表麵是安靜的、沉著的,但是他的麵部表情卻不像萊比錫戰役之後那樣陰沉,雖然現在事實上他已經永不複返地失去了一切。

五、死亡之謎

拿破侖在滑鐵盧之戰後回到巴黎,並不為自己的王位而戰,而是放棄了自己的一切陣地。他感覺到他的角色已經扮演完了。

1815年7月25日,拿破侖坐上了一隻橫帆二桅船“雅什特列布”號,這隻船要把他帶到“別列洛風”號上去。他身上穿的是他始終喜愛的近衛輕騎兵的製服,頭戴三角帽。“雅什特列布”號接近“別列洛風”號後,梅特蘭船長在梯子的下端迎接了皇帝,向他低頭鞠躬。拿破侖登上船,看見了在他麵前隊列的英國軍艦的全體人員,梅特蘭向他介紹了自己的部下。隨後,拿破侖走進梅特蘭為他準備的船上最好的房間。

英國人是決不會給他另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的。甚至當他還被流放在厄爾巴島的時候,他說曾得到這樣的報告,說他的敵人們正在維也納開會,考慮把他流放到一個更遙遠的海島去,當時就已經提到了聖赫勒拿島的名字。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804年,正當拿破侖處於他的權力的最高峰的時候,他也曾考慮過,要派遣一支海軍遠征隊去占領這座聖赫勒拿島。“占領這個目標需要1200至1500人”,他這樣估計道。如今,英國人為了看守他,卻派出了比他原來的計劃多一倍以上的兵力。

英國人已經告訴了他在這次流放中,最多隻能帶3名官員和12名侍者同行。結果,他挑選了貝特朗、蒙托隆、拉斯卡斯以及古爾戈4名官員,其中拉斯卡斯是一個新來的人,出身於一個舊貴族的家庭。他有兩樣有用的資本,一是英語說得流利,一是文章寫得好。他們要在一起撰寫一部回憶錄。12名侍從以路易·馬爾商為首。此外,拿破侖還挑選了一位醫生,他是“伯雷勒芬”號艦上的醫生,名叫巴利·奧默阿拉,是一位天主教徒,24歲。拿破侖在艦上和他混熟了,奧默阿拉接受了拿破侖的邀請,願意跟他到聖赫勒拿島去。

8月7日,拿破侖帶著他這個經過壓縮的由27人組成的奇形怪狀的混雜班子,換乘了一艘新船“諾桑伯蘭”號,向聖赫勒拿島駛去。

在聖赫勒拿島,拿破侖在僅僅渡過5年多的時光之後,便於1821年5月5日病逝了。拿破侖死前,他已經對私人醫生作了這樣的囑咐:“在我死後,不要馬上埋葬·我要你解剖我的屍體,我委托你檢查這次解剖的一切細節”。拿破侖一直懷疑自己的病與某種謀害有關,所以解剖屍體這個念頭在病重後就一直糾纏著他。“在你解剖我的屍體之前,你絕對弄不清我得的什麼病。”他對私人醫生這樣說。

第二天上午,拿破侖的貼身侍從即開始為屍體解剖之事做準備。在拿破侖死後,這位侍從在副手的幫助下,曾用麥油精把皇帝的屍體洗刷幹淨,然後將屍體從用作病房的客廳搬回到寢室的鐵製行軍床上,這張鐵床伴隨拿破侖到過一個一個的戰場。現在,為了解剖屍體,馬爾商又把彈子房的彈子台搭起來。拿破侖赤裸的屍體被放置到了這座台上。

下午2點,17名手術參加者和觀察員開始進入彈子房。這17人中有馬爾商和他的助手;兩名法國官員--蒙托龍和貝特蘭;駐聖赫勒拿島英國總督的代表和7位醫生。

在場的人心裏都清楚,這場屍體解剖是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拿破侖死後,英國駐島總督已派一名官員乘上一艘快船,把消息送到了英國去。這個消息使歐洲在位的君主們都感到了寬慰。法王路易十八更放了心。因為這二十多年來,拿破侖率領著那支所向無敵的軍隊,曾征服了整個歐洲,打垮過各國的封建王國的軍隊,並把法國的革命火種帶向了歐洲各國。如今,由於他的死亡,各國的君主們也期望這革命的思潮會隨他的死亡而一起被埋葬。

拿破侖死了,僅僅51歲的年齡就死了,他為什麼過早地會死去?人們自然會對這個曾經精力充沛而充滿傳奇式的人物加以關注,並引起疑問。拿破侖身邊伴隨的人也咒罵聖赫勒拿島的惡劣環境,責怪英國政府故意把拿破侖送到這裏來折磨死。赫德森·洛--這位英國總督也很擔心他本人和他本國的政府受世人指責。現在,他們都想知道解剖的結果。

在現場的7名醫生中,有6位是英國人,都是軍醫。他們事先也都得到總督的告誡。明白在屍體解剖中的發現所能引起的糾葛。第七位醫生是31歲的安東馬爾西,科西嘉人,是拿破侖的私人醫生。這次解剖,即由他主刀,那幾位英國醫生隻是觀察員。安東馬爾西在人們無言的監督下,剖開死者的胸腔,把心髒割下,又切了死者的胃,讓其他醫生檢查,在醫生們完成了對各個內髒器官的檢查之後,助手們用香水清洗了被剖開的胸腔,然後又由安東馬爾西用手術針把剖開的刀口縫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