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便是佛。”小和尚輕聲說道。老禪師不語抱以微笑靜靜看著,小和尚明白,師傅實在等待下文。畢竟眾生看佛千萬種,不明言,如何明了。於是小和尚接著道“我便是佛,我佛以。我所觀想隻佛,終成我已,是謂我佛。”意思很明了。佛是我所想最理想,偉大之人,而我像我理想之人學習成長,最後成為理想的那人,即我佛。
老禪師笑意不在,略微低頭做思索裝,良久道“路有萬千,佛亦然。”複又不言,如此靜靜看著小和尚,小和尚也靜靜看著師傅,偌久,小和尚撓撓頭傻笑起來。老禪師看著一樂,輕笑道“如此,便下山吧。”
小和尚不叫和尚,他雖然是個和尚,偶爾來上香的香客也喚作和尚。但他有個好聽的名字。李十禪,遠離世間纏擾,整理世間禪機。聽師傅說是在寺外小溪不遠處撿到的自己,那時自己隻有幾個月大,用來包裹自己的布料也再普通不過,且沒有信物,隻留下一張字條上麵寫著自己的名字。師傅覺著於佛有緣,收留了自己。
寺不大,坐落在半山腰,也就是幾戶房屋搭個牌匾,院中正堂一座佛像,其餘師兄們和十禪居住,索性有幾位師兄維護,雖不富麗,倒也幹淨。且周圍隻有幾座村莊。又地處偏遠,常常一年到頭也不見得幾人來上香,而吃食都是幾位師兄在後山耕種,食物往往一年略有結餘,倒也怡然自得。
李十禪小時候基本都是師傅教導經文,知識,師兄們教導武藝。十禪所學武藝叫做華清經,上麵有一套真氣心法與六招絕式。又肩有師兄們傳授“八布長拳”,學了武藝十禪也就同師兄們一般,每日早起誦經,練武。天將亮時下地,下午便各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而李十禪就到處調皮搗蛋,二師兄最喜下棋,正與六師兄對弈。這時候他就跑過去裝模作樣點評一番,裝作不世高人:“小友,吾觀你二人下棋,好似嬰孩學步,就同二小友此子,明明落在此處可守九宮,破八荒,開七處伏兵,可竟然落子此處”接著就是裝模作樣一番長歎:“唉!雖然小友棋藝不佳,但觀其神采,唔”話音一轉道:“麵黃,唇幹,眼無神,身不淨,咳咳,但你心之誠,老夫就勉強收了你,可願意?”
當然師兄們雖然每日勞作,但吃食絕對夠自己所用,且種有蔬果,偶爾時節不對的時候,也能打些猛獸換些蔬菜,銀錢。而且寺外百米就有一條小溪,師兄們每日清洗,僧袍雖說陳舊但也幹幹淨淨,且各有各的神采。這些都是十禪從各種江湖傳記中學到的,書中大俠往往大碗酒,大塊肉,又有各種各樣的恩怨情仇,讓人不住唏噓。而往往大俠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高人,要麼給予錢財,要麼指點武藝。十禪讀到後向往不已,基本每日都要裝作高人模樣送師兄們各種各樣的“奇遇”。二師兄聽聞淡淡一笑:“是,小子愚鈍,多謝前輩厚愛。”十禪隻有傻樂:“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