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西域風雲(1 / 1)

西域的輝煌,是英雄豪傑們用血汗換來的;西域風雲變幻,卻是人才缺乏、政策失誤的見證。

2世紀第三年(102年),東漢西域總督(都護)班超從西域卸甲歸田,返回洛陽。班超在西域31年,執行漢初製定的和親政策,平定了城郭諸國的內亂,對外抵禦了強敵,人心向附,威信很高。西域各國和漢帝國之間的“絲綢之路”暢通無阻。各國助漢逐匈奴,使西域全部內屬。自漢設置西域總督以來,前後擔任此職者,無人能與班超的功績相比。

班超

班超卸任後,東漢王朝派遣將領任尚接替西域總督。任尚向班超請教道:“我初次擔當這麼重大的責任,深感難以承擔。您在塞外30多年,請給予指點。”班超回答道:“塞外的東漢官員,差不多都犯過錯誤,因此,才出塞請求立功贖罪,然而並非每個人都是小心謹慎、孝子賢孫型那種人。至於外國人士,更是各有各的企圖,很難使他們順服,卻很容易激起他們的反抗。你的性情,十分嚴正。俗話說:‘太清澈的水沒有大魚,太嚴格的要求失去團結。’我的意思是,凡事應該求其簡單,對小過錯多加寬恕,分層負責,你隻總攬大綱,不要挑剔小節。”

班超跟張騫一樣,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冒險家,更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他的這些勸告,無疑是十分正確的,然而班超走後,任尚譏諷道:“我以為班超有什麼了不起,原來不過如此。”

任尚走馬上任以後,不聽班超的勸告,采取過激的做法,僅僅4年時間,就激起西域(新疆)所有國家的叛變。任尚的總督府繼班超之後,設在疏勒王國(新疆喀什)。106年,各國聯合向疏勒進攻,任尚不能阻擋,急向國內求救。東漢政府把任尚召回,另行派遣一位將領段禧繼任西域總督。但混亂的局勢已經不可控製了,段禧轉戰到龜茲王國(新疆庫車),不能再進。龜茲王與溫宿王國(新疆烏什)、姑墨王國(新疆阿克蘇)組織聯軍,攻擊段禧。段禧把他們擊敗,然而整個西域隻剩下龜茲一座孤城,前景十分黯淡。勉強支撐到次年(107年),東漢政府隻得再撤銷西域總督,撤回所有殘留的屯墾區。

119年,敦煌(甘肅敦煌)太守曹宗嚐試著派遣部將索班再進入伊吾盧(新疆哈密)屯墾,鄯善王國(新疆若羌)和車師前王國(新疆吐魯番),重又歸附東漢。不久,尚未向西完全撤離的北匈奴殘餘部落(新疆阿爾泰山南麓)跟車師後王國(新疆吉木薩爾)聯合,攻陷伊吾盧,殺死索班。鄯善王國向東漢求救,而此時的東漢政府正困於日益嚴重的羌戰,不能出兵,隻派遣了班超的兒子班勇擔任西域(新疆)西域長史,進駐敦煌,遙作聲援。北匈奴的殘餘部落和車師後王國乘這個機會,企圖進攻已經成為東漢本土的河西走廊。身為英雄之子的班勇,忍無可忍,率領6000大軍反擊,生擒車師後王國國王,帶到索班死難處斬首,把頭顱傳送到1900公裏外的首都洛陽,懸顱示眾。然後征調各國軍隊,進攻北匈奴的殘餘部落,北匈奴大敗,向北逃走,從此再沒有出現。在任尚時,西域曾三通三絕,至班勇以長史重平西域之後,遂不複絕。

出使西域

班勇之後東漢也沒有再派總督,隻繼續派長史代理。最後一任長史王敬,他似乎很羨慕前輩們的威風,但同樣采取過激的政策,激化了東漢同西域各國的矛盾,特別是152年他擊斬於闐(新疆和田)國王,激起於闐人民反攻,王敬被殺。盡管如此,西域各國與東漢的經濟文化交往,在已經建立了數百年的基礎上,並沒有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