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羅馬著名的將領阿格裏克拉被當時的羅馬皇帝提圖斯,任命為不列顛總督。阿格裏克拉一到達不列顛,就立即根據不列顛所存在的問題開始行動起來。首先,率他自己帶來的老部隊第十二軍團攻打威爾士山中仍在叛亂中的部落,這些部落大部分被迅速殲滅,並且在叛亂的地方修建了很多大型的堡壘;其次,阿格裏克拉十分重視文化教育事業,他在不列顛興辦學校,不列顛有錢人的孩子被送進這裏來讀書,還大範圍地修建神廟,傳播羅馬文化,為了更好地把不列顛人羅馬化,修築了既整齊又幹淨的村落,讓不列顛人都搬進去。
不列顛的局勢經過阿格裏克拉的這一係列的軍事和文化手段,逐漸穩定了下來,同時不列顛與羅馬的聯係加強了,不列顛人的心裏也形成了對羅馬國家的歸屬感。
盡管羅馬在不列顛的統治還不是絕對的穩固,可提圖斯皇帝對於隻統治不列顛的南部與中部並不甘心,從凱撒時代那時候起,羅馬征服不列顛的目標就是整個不列顛。正因為如此,提圖斯皇帝才任命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都十分出色的阿格裏克拉當不列顛的總督,而阿格裏克拉也沒讓提圖斯皇帝失望。
阿格裏克拉從79年開始,就著手為攻打蘇格蘭作準備。就在這一年,阿格裏克拉派兩路大軍進入了奔寧山脈,到達了泰恩河至索爾威灣一帶,並設立一個新的出發陣地,為將來攻打蘇格蘭作好準備。
次年,阿格裏克拉調集大軍開始向弗斯河推進,途中修建了很多永久性的堡壘。不久,這些堡壘便在蘇格蘭的西南部形成了一條新的從克萊德至弗斯河的防線。此時,阿格裏克拉甚至想到過要攻打愛爾蘭,他認為對愛爾蘭的征服,隻需要一個軍團的兵力就足夠了。
82年夏天,羅馬的新皇帝多米提安,批準了阿格裏克拉向蘇格蘭北部進攻的計劃。於是,攻打整個蘇格蘭的行動開始了。
阿格裏克拉這次並沒有采用從陸地進攻的舊方法,而是采取走海路,從而繞過大片敵對地區,順利登陸後,羅馬大軍再快速向內陸進發。第九軍團由於冒然進攻,而因此與主力部隊的距離太大,遭受到蘇格蘭人的圍攻,損失重大。
阿格裏克拉的大軍在格勞庇烏山,遭到了蘇格蘭國王卡爾加庫士率領的蘇格蘭主力軍隊的進攻,於是決戰爆發了。在決戰中,阿格裏克拉軍隊的人數遠遠少於蘇格蘭軍隊的3萬人。並且地形對於羅馬軍來說也很不利,羅馬軍處在山坡下,而蘇格蘭軍隊在山坡上,這個地形是蘇格蘭人早已準備好的。
但是在此場決戰中,羅馬軍隊充分發揮了他們優秀的戰鬥素質。羅馬軍隊的作戰能力遠遠超過了那些隻知道憑借勇氣而毫無戰術的蘇格蘭軍隊。戰鬥結果很令人驚歎,1萬多蘇格蘭人被殺,而羅馬軍隊隻死了360人。盡管羅馬帝國大力宣揚這場戰鬥的勝利,甚至在宣傳中還有一些誇張,但是並沒有像羅馬人想像的那樣就此征服了蘇格蘭人。
此次決戰勝利後,阿格裏克拉命人修建了一座能容納12個軍團的大型營寨,將其作為繼續進攻蘇格蘭的基地。而且阿格裏克拉在這個時候,還做了一件對地理學很有貢獻的事情,為了確定不列顛是一個島嶼,阿格裏克拉命一支艦隊繞不列顛英格蘭航行。
就在阿格裏克拉準備一鼓作氣打到蘇格蘭的最北部,將蘇格蘭人全部殲滅,徹底征服整個不列顛的時候,卻被多米提安皇帝召回了羅馬。之所以會這樣,不僅是因為多米提安皇帝對阿格裏克拉起了疑心,更重要的原因是多瑙河地區的戰爭打得很緊張,需要其他部隊支援。
壯誌未酬的阿格裏克拉離開蘇格蘭時,他肯定想不到後來他以及整個羅馬帝國,再也沒有踏上蘇格蘭的土地。
就在阿格裏克拉離開蘇格蘭以後不久,羅馬帝國就完全放棄了多年來辛苦征服得來的所有成果。86年,阿格裏克拉曾經修建的那個大型要塞以及克萊德至弗斯河一線的工事被全部拆毀,這表示羅馬帝國對蘇格蘭的征服計劃完全放棄了。
羅馬大軍也重新撤回了泰恩河至索爾威灣一帶,從此羅馬帝國在不列顛的最終邊界就被固定在了此條防線上。羅馬帝國在哈德良皇帝時代,為了對付越來越猖狂的蘇格人的進攻,修建了著名的哈德良長城。
哈德良長城修建之後,羅馬軍隊再也沒有涉入過防線以北的地方,直至幾百年以後,羅馬帝國完全撤離了不列顛。
絲綢之路西端的羅馬帝國在1世紀進入了混亂的帝製時期,與先前的貴族政治有極大的不同。可以說這時候的羅馬開始擁有了東方中央集權式社會的通病——皇權帶來的政治弊端。尼祿就是這種皇權政治缺陷的體現。
羅馬帝國克勞狄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尼祿(37—68年),是羅馬曆史上出名的暴君。
尼祿出身在羅馬的一個貴族家庭。在尼祿3歲的時,其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也就是奧古斯都的外孫女阿格麗品娜將他撫養長大。阿格麗品娜是個既陰險狡猾又貪好權勢的女人。她毒害了第二個丈夫以後,為了她的虛榮心和野心,又嫁給了羅馬皇帝克勞狄。
成為帝後的阿格麗品娜,為了鞏固她的專權地位,一麵任命她的親信布魯斯為近衛軍長官,殺掉她的那些政敵和情敵;一麵自48年開始,便不停地運用各種手段給尼祿以權力,迫使皇帝放棄讓他的親生兒子布裏塔尼庫斯繼承皇位,而讓尼祿得到了繼承者的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