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國泰民安,各家喜氣洋洋,街上鞭炮連連,因為今天是大明朝統一天下的日子。南京成為了全國人民的焦點,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今天要先在圓丘壇行祭天之禮。典禮比較簡單,當天,朱元璋先在圓丘壇行祭天之禮。禮畢後,校尉在郊壇前設下了一把金椅,麵向南,並在金椅前擺下冕服案。丞相率領文武百官啟奏道:‘‘告祭禮已經結束,請即皇帝即位。’’百官簇擁著朱元璋,扶他坐到金椅上,然後退下按照官階高低排好順序。執事者捧著冕服案和寶案上前,丞相等人取了袞服披在朱元璋身上,又為他戴上冠冕。穿戴完畢後,丞相等人加入百官的隊伍,禮儀官喊道:‘‘排班’’。排班後,大臣們先鞠躬,樂官負責奏樂。然後,大臣們先下拜三次,起身,音樂停下來。緊接著,大臣們又下拜三次,再起身。音樂隨著大臣們下拜而響起,隨著他們起身而停止。
大臣們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了,因為接下來主要是丞相的任務。禮儀官引領丞相到皇帝的寶座前,丞相跪下並亮出笏板,百官跟著他跪下。捧寶官打開盒子,取出皇帝的禦璽,交給丞相。丞相捧著玉璽,對朱元璋說道:‘‘皇帝登大位,臣子們獻上禦寶。’’尚寶卿接過玉璽,收入到盒中。百官在禮儀官的提示下,下拜,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後是一係列的繁瑣禮節,禮儀官一連串喊道:''鞠躬拜興平身鞠躬拜興平身鞠躬拜興平身。’’百官按照禮節步驟一絲不苟的去完成行禮,禮畢後,朱元璋帶領百官去太廟追尊父母,回到奉先殿。百官上表道賀,然後各就各位。朱元璋穿著袞冕在吹響著的音樂中登上禦座。將軍卷簾,尚方卿將玉璽放在案子上,拱衛司甩響鞭子,引領著百官引入到拜位中,麵向北站立。音樂響起,百官在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大禮。行禮完畢後在奉天殿冊封皇後與眾妃子。馬氏封為皇後,眾妃子一一分配。
登基第二天朱元璋在奉天殿大肆分配眾官,內史掌管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昭曰今封徐達為魏國公領太傅中書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太傅鄂國公常遇春為太保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太保曹國公李文忠為大都督兼國子監事衛國公鄧愈為參軍國事右禦史大夫信國公湯和為議軍國事左禦史兼太子少傅西平侯沫英為大將軍兼同知章平事世鎮雲南韓國公李善長為中書左丞相兼太子少師忠勤伯汪廣洋鎮守廣南誠意伯劉基兼太史令宋國公馮勝兼太子太師穎國公傅友德為大都督德慶侯廖永忠為中書平章事南雄侯趙庸為參知政事營陽侯楊璟為山東行省平章帶兵鎮守山東臨川侯胡美鎮守雲南江陰侯吳良鎮守河南大都督康茂才鎮守桂林大都督丁德興鎮守廣西東平侯韓政鎮守青海安鑲侯仇成鎮守江西............''
聖旨下後第二天朱元璋便傳各位封疆大吏在皇宮賜宴款待,朱元璋說:‘‘各位兄弟我們一起出生入死並在戰場上團結合作打下了這座江山,朕在此用酒感謝各位。王公回酒答謝第二杯酒朕感謝兄弟們的不離不棄相信朕共難關王公答謝第三杯酒朕懇請各位兄弟和朕共同守護這座江山。’’眾位王公大臣站起身來同舉杯說道:“誓死保衛領土,誓死保衛大明。”“來,共飲此杯。”朱元璋說道。“謝皇上。”眾大臣謝禮道。“坐,眾位兄弟。今天我們兄弟們就此分開了,再想聚也就難了,今晚我們不醉不歸痛飲一番。”朱元璋說道。‘‘傳旨:朕維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海內土疆,豪傑分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凡兩淮、兩浙、江東、江西、湖、湘、漢、閩、廣、山東及西南諸部郡蠻夷,各處寇鑲,履命大將軍與諸將校奮揚威武,四方勘定,民安田裏。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朕為皇帝,以主黔黎。勉循眾請,於吳二年五月四日告祭天地於鍾山之陽,即皇帝位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恭詣太廟,追尊四代考砒為皇帝皇後。立大社大稷於京師。冊封馬氏為皇後,立朱標為皇太子。布告天下,鹹使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