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經是我們體內身懷絕技的治病高手。我們可以通過調節肝經保持全身氣血暢達,避免因氣機阻滯而出現胸肋、小腹的脹痛不適;可以保證脾胃的正常,減少因脾胃升降失調而出現的呃逆、嘔吐;還可以保持情緒的正常,擺脫因肝氣不舒而出現的鬱鬱寡歡、暴怒、發火;還可以使男子排精通暢,女子月經規律,從而保障生殖功能的健全。

◆經絡循行路線:起於足大趾內側端,從足背經內踝前,沿脛骨內側上行,在內踝上8寸交到脾經的後麵,再沿大腿內側中間上行,繞陰器,經小腹,止於乳頭下第6肋間。

◆體內聯係:屬肝,絡膽,連目係,與督脈會於巔頂。支脈從目係下頰部,環口唇。肝部支脈上膈,注入肺中。

◆功能主治:主治肝病、膽、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值班時間:肝經在醜時,即淩晨1~3點最旺。

◆經穴歌訣:足厥陰經一十四,大敦行間太衝是。中封蠡溝伴中都,膝關曲泉陰包次。五裏陰廉上急脈,章門才過期門至。

◆肝經循行歌訣:厥陰足脈肝所終,大指之端毛際叢。足跗上廉太衝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陰後,循內廉陰股衝。環繞陰器抵小腹,夾胃屬肝絡膽逢。上貫膈裏布脅肋,夾喉頏顙目係同。脈上顛會督脈出,支者還生目係中,下絡頰裏環唇內,支者便從膈肺通。

肝主疏泄

中醫認為肝有升發、喜條達、惡抑鬱、體陰而用陽的特性。在功能上,表現為肝主疏泄和藏血。肝主疏泄指肝對全身各髒腑組織的氣機升降出入之間的平衡協調,起著重要的疏通調節作用。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調和、經絡通利,髒腑組織的活動也就正常協調;若肝失疏泄,氣機不調,必然影響氣血的運行。如氣機阻滯,則氣滯而血淤,可見胸肋刺痛,甚至出現瘕積、腫塊、痛經、閉經等;若氣機逆亂,又可致血液不循常道而出血。

肝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髒具有貯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調節血量的功能,故肝有“血海”之稱。肝內貯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養自身,維持肝的陰陽平衡、氣血和調,又可以防止出血。若肝不藏血,則可能導致肝血不足,陽氣升騰太過,甚至導致出血。人體各部分的血液,常隨著生理情況不同而改變血量。當機體活動劇烈或情緒激動時,血液需求量也就相應地增加,於是肝髒所貯藏的血液向機體的外周輸布,以供活動需要;當人們在安靜休息及情緒穩定時,全身各部分的活動量減少,機體外周的血液需求量也相應減少,部分血液便歸藏於肝。

肝的疏泄與藏血之間的關係

肝的疏泄與藏血之間有相輔相成的關係:藏血是疏泄的物質基礎,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現。肝的疏泄全賴血之濡養作用,肝之功能正常才能發揮其作用。由此可見肝髒對氣血運行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熟悉肝經這個調節器。

醜時值班的大將軍

肝經在醜時,即淩晨1~3點最旺。中醫講:“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經就像人體內的大將軍,幫助肝主疏泄、主藏血功能的實現,從而達到肝氣得舒、氣機得暢、血液得調、外邪得出、抵禦強敵的目的。如果大將軍失職就會導致氣血運行失常,髒腑、筋脈失養,則身體感覺疲勞,處於亞健康狀態,甚至正常精神情緒活動也會出現異常。肝氣用得多,肝血耗傷就會影響人的視力,因為“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而能視”。所以我們應該利用好這個時辰,養好我們的肝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