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裏正式的吏員很少,除了捕快有五個正式的名額,六房的每房隻有一司吏、兩典吏,共三人,六房一共十八位正式的吏員,這是君上定下的,大量減少官員,可以集中修煉資源,還能減輕全縣的負擔。
正式的吏員,享受的資源多多,此外,也要承擔著相應的義務。
比如,那霸城氣運圖,就需要有人時刻的盯著,疏導霸城的氣運。還有其他各方繁雜的事務,吏員還要修煉,根本沒那麼多的精力,就雇了若幹處理公文雜事的‘書差’、幫著跑腿的‘幫差’,這些書差、幫差白了就是臨時工的意思,由各房自己養活,大商國是不養活他們的。
書差、幫差的數量遠比吏員多得多,誰不想從臨時工轉為吏員?但吏員的人數是君上定下的,誰也動不得,隻有出缺才能遞補,這次一名典吏翻了船,該有多少人覬覦,也就可想而知了。
“定了沒?”翠姨問道。
“沒。”旺山叔搖搖頭道:“據這個缺,已經被童師爺要去了。”
“他要這個幹啥?”老娘有點失望道。
“誰知道?硬邦邦的吏員,賣錢換人情,都是再好不過的。”旺山叔道。
翠姨道:“給二少爺找點事情幹,老待在家裏也不行啊!”
旺山叔道:“我明白,可惜我也沒法任命自己手下的典吏。現在各房都盯著這個肥缺……”
“夫人,要不,這次還空了幫差出來,這個我能做得了主。不如讓二少爺先幹著,等啥時候有機會,再爭取轉成典吏。”旺山叔問老娘道。
老娘想點頭答應,翠姨插話道:“幫差這活可沒一點出息,得想辦法給二少爺弄個書差。”
“書差的話,我這邊先走走關係,倒也可以嚐試。”旺山叔道:“可是選用書差得計巡察親自考試,才能錄用。”
吳道田有些不知該什麼了,他之前思考再三,還婉拒了月婆婆的好意,就是決定從官府入手,以官府的深厚底蘊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跨出那關鍵性的一步,更能在地大劫中尋找一顆乘涼的大樹。
吳道田其實一直等童師爺幫自己謀個差事,誰知竟如泥牛入海,沒有消息。
老娘卻以為,他嫌書差是臨時工,板起臉來訓道:“臭子還不知足。當年你爹熬了好幾年,才當上書差的!你幹好了,再讓你旺山叔給你盯著,將來出了缺就是你的。”
“娘,你誤會了。”吳道田輕歎一下道:“我知足。”
“這還差不多,這幾讓你旺山叔追緊點,把這事兒敲定了,以免夜長夢多。”老娘道
吳道田本想,我其實準備去找找童師爺,但想到多條門路多分希望,也就沒吱聲。
要辦事還是旺山叔強。
童師爺那邊還沒動靜,旺南叔已經告訴老娘,和吏房打好招呼了,可以讓二郎去縣衙報名,隻要能過主簿這一關,就沒啥問題了。
吳道田也覺著,童文那個老混蛋,八成要放自己鴿子了,再等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答應去縣衙報名。
其實攤上一個強勢娘,也由不得他不答應……
老娘對這事兒極其重視,特意將老爹的長袍找出來讓兒子穿上,早晨起床給他煮了碗黃金米,又煮了兩個雞蛋。畢竟兒子活了十幾年,頭一次要去找正經營生幹,而且還是去衙門裏當差。
旺山叔更是積極,一大早就來到了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