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須彌界 上(1 / 2)

吳道田用眼通望去,這峽穀、溪、流水和龐大的山石並非虛幻之物,而是實物,那些黝黑的山石上,或如擎一柱,或如老龜盤踞,隱隱的透露著法陣的迷機。

吳道田明顯的感覺到,在進入這處空間時,四周有一股壓力,仿佛進入了水中,周圍的空氣都朝他身體擠壓。這種壓力無形無質,卻讓人心裏發慌,在這空間裏,他還感覺到有神識在盯著自己。

明安和明月兒也是同樣的感覺,他兩人還以為,已經脫離了原先那個院,進入到了水月幻境。

吳道田卻曉得,這哪裏是幻境,三人分明是被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地。

這地也被稱為須彌界,是黃庭真人在黃庭丹內演化出的真實地,也是黃庭真人演化地的雛形。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堂,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

黃庭丹內演化的須彌界,也是黃庭真人晉升的源力。

傳中的袖裏乾坤、壺中日月、十方國土等手段,白了都是須彌神通。

像乾坤袋、儲物戒、方寸物,就是煉器大師,用須彌神通煉製的空間法寶。

芥子藏須彌,須彌納芥子,普通人很難想象,一個的芥子怎麼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

一旦成就黃庭真人,形成黃庭丹,就可以在黃庭丹內演化出須彌界。但須彌界的差別很大,黃庭初境演化的須彌界,可能連地都未分開,更別容納山川河流了,連內裏空間都十分狹。

據通宗某位長老演化的須彌界,方圓兩百裏,數千人在裏麵生活,打理裏麵的靈草。

須彌界的大由很多方麵來決定,比如黃庭真人的修為、各種靈脈以及地靈物。

黃庭丹內演化的須彌界,無法和這方世界直接溝通,隻能靠黃庭真人搬運、竊取這方世界,以養須彌界。

須彌界若能演化完善,就會發生質的變化,最終形成化境,不再局限於須彌空間。

化境的意思就是化外之境,是在這方世界之外演化出來的世界,相當於創造了一個附屬於這方世界的新地,並且能源源不斷的吸收這方世界的本源。

若這方世界是一條奔騰的大河,化境相當於大河分流出的一條溪,而須彌界隻是河裏的一條魚,魚隻能吃些食物壯大自身,而溪已經形成了自身的領域。

有大河這個源頭,溪內就會有潺潺的溪水,水流不大,卻源源不斷。而魚最多也隻能讓自己強壯一些,卻無法形成自己的領域。

須彌界隻有晉升為化境,才能直接吸收這方世界的本源,還能生出化境特產,甚至是地靈物。

三人往前走了十多裏路了,竟然出現了大量的靈田,上麵種植了各種靈草。再往前走了一會,三人竟然碰到一群人在打理靈田。

明安上前打招呼,一位年輕的女子了一句:“看你們的穿著,不像水月閣的弟子,應該是來闖幻陣的吧!不用問我們路,我們也走不出幻陣,除非師傅把我們領出去,否則,我們就得一直在此打理這裏的靈草。”

明安有點無奈,以他命魂境的修為,也隻能遠遠看到前方幾裏處有大量的霧氣,但以他的修為卻看不透這霧氣,三人隻好繼續往前走。

吳道田一直用眼通觀察這須彌界,須彌界不是完整的地,會留有生門,生門是離開這須彌界的出口。

若是須彌界的主人存心不想讓人離開,會在生門處設埋伏和殺陣,但看這月婆婆的用意,僅是想完善自己的須彌界,不是為了留下他們。盡管如此,生門也不是那麼好尋找的,而且這月婆婆的須彌界方圓差不多有百裏,方圓百裏內想找一處生門,可不容易。

還好,吳道田的眼通能看穿一切迷幻,隻能用最笨辦法,慢慢的尋找,浪費些時間而已。

思考了一下,吳道田選擇往霧氣最濃密的方向走,越走,霧氣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