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九遊山乃是巴蜀境內一處頗有姿色的景致,相傳舊時有蜀山仙俠前後共九次遊覽此地,故名九遊山。此時,九遊山顛人聲鼎沸,人頭攢動,似是有一樁極大地事情將要發生。
放眼望去,山頂各色人等多有不同,閱曆深的江湖之人一看便知,北至冰原雪嶺、南至水澤瘴地、東至汪洋群島、西至高原沙漠之地的各門各派,幾乎都有人在此,那些有頭有臉的門派各占一地,自成一色,其餘人等或是結伴而行,或是獨自賞玩,便將整個山頭埋進了人堆裏。
隻聽人群中一老者坐在一處青石板上,對身邊少年說到:“自蜀山煙消雲散,這江湖已有百年未見這等大事了,此次我帶你來,你隻需謹言慎行,切莫調皮,你看這人似好相與,倘若翻起臉來,便又是一番景象啦。”
那少年隻管抓著老者的衣袖,怯怯的問:“師父,這便是你說的江湖嗎?”
“是啊,這就是江湖。你今早所見穿白衣的人,便是練氣一脈中最負盛名的“仁氣宗”,他們入門之後便以身養氣,修煉那雄渾的“仁”氣,練氣一脈中與他們齊名的“道門”便是剛才我們遇見的那些穿灰色長袍的道人,他們一身所修,皆是輕靈飄逸的“道”氣,這些豪門大派,你我萬萬是惹不起的,日後江湖中若遇見這些人,你且要牢記,寧可少一事,不可起爭執。”
少年偷眼又看了看那群漸行漸遠的灰袍人,點點頭道,“是的師父,徒兒記住了。”
此時天下武功繁雜,各有所長。練氣一脈講究以身養氣,將那修煉的氣皆盡封印至體內,練到深處,吐納之間猶如潮吸泉湧,自有一番澎湃氣象,氣至巔峰,便可以氣至身外,以氣禦物,但比之蜀山相傳之仙俠,自是差了許多,早已沒了禦劍遨遊天下的自在與豪氣;練劍一脈,講究身劍合一,藏劍於身,用自身精血日日培育體內那一口利劍,練到深處,身即是劍,呼吸之間,劍氣畢露,舉手投足即可殺人,劍至巔峰,便可鋒芒盡斂,禦劍而行,但比之蜀山的那些傳說,又差了許多的雍容典雅,少了太多的淡然從容。這練氣與練劍相傳乃是由蜀山遺落典籍參悟而來,成為江湖最是繁華的兩大流派。經過這代代演化,每一流派又各分出無數的門派。
除了氣、劍之外,江湖紛雜,又有各式流派傳承。練“神”一脈專門修煉人的精神,練至深處,有人起卦卜算無有不準,有人凝神推演運籌帷幄之中,甚至有人可元神出竅控製他人,殺人無形;
又有煉丹一脈,有人大醫天下,也有人心狠手辣,施毒無形之中,更有人精研口腹之食,所做佳肴十裏飄香,凡此次一脈,分支頗雜,無法一一盡述;
江湖中也不乏奇人異事,機關之術、禦獸之術、練體之術;更有魔修、鬼修、巫修、淫修等等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此番九遊山之事,竟將江湖有頭有臉的人物聚於一堂,好似全無正邪之爭,流派之辯,當真是奇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