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初入政壇第十七章(1 / 2)

正如文凱所料,有向兵的大力支持,下午的鄉領導幹部大會幾乎沒遇到任何阻撓,幾個書記副書記副鄉長沒異議,其他幹部們也都活躍氣氛般地提點小得可以忽略的意見,然後集體通過,下午兩點開會,不到三點半就進入下一議題人事工作。

當在會上卓鳴提出根據文鄉長提議廖一明同誌為鄉長助理時,在座其他常委、副鄉長和幹部們就把眼睛看住向兵,如果向兵書記稍微有點不滿意的跡象,他們就會發言反對,可惜向兵不僅同意,還讚揚了廖一明,說他辦事踏實冒著那麼大的天和文鄉長走村竄戶,非常辛苦,值得表揚和學習當然也是值得提拔的,這是非常罕見的,都知道廖一明不過是退伍不久靠關係解決進來的一個編外人員,在座的都曉得當年為了分配問題廖一明大鬧鄉政府的場景。於是他們就把希望寄托在廖一明走後的那個編外人員的空缺,希望文凱不會提出人選,那麼還有機會幫著自家親戚上去的可能。

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又落空了,卓鳴一下子就說了安排,誰都不陌生,就是向兵書記的侄兒向小軍,大家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大夥還在打肚皮官司。文凱率先發言:“我到新林的時間不長,先說說個人意見,也算是拋磚引玉吧。向小軍的情況卓書記介紹得很詳細了,可以說他的學曆是很不錯的,而且學得也是農業知識,相信他一定會成為我們新林鄉黨委政府優秀的一名工作人員。希望該同誌能夠在新林地鄉農業發展工作中與獨特的見解之處。我們擬定改善新林村民的生活窘境,新林這裏依山傍水地貌豐富,向小軍同誌可以發揮他農大的知識文化,幫助村民進行農作物的種植,希望我們新林也能成為保障縣城居民吃到新鮮蔬菜的後方基地,對於向小軍同誌提出建議學習外地大棚蔬菜搞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我個人很是支持的,鑒於我們新林發展較慢的情況,以及縣裏城廂鎮菜農的菜地日益減少,我們有必要加大農副產品以及農業多種經營的方略,而我們新林鄉地理條件還是很不錯的。正好提供了向小軍同誌施展拳腳的空間啊。據卓書記的介紹,向小軍同誌在“**風波”期間,立場堅定,依然的加入了++黨員,所以我地意見是向小軍同誌接替廖一明同誌的崗位,並出任農業鄉長薑強的助理。”其實這些都是會前文凱和農業鄉長薑強商量過的。

委員和副鄉長們一聽文鄉長地發言,立即就在向兵、卓鳴的清臉上反映出滿意的微笑。暗自嘀咕大學生就是不一樣,才來好久嘛,書記副書記鄉長都很團結支持他的工作,如今的新林不在是以前書記和鄉長兩雄相爭地情況了。他們心裏多少對文凱不滿成分居多,何況剛才討論地新林各村組發展整體工作舉措又都是文凱搞出來的,不但是加大了大家下村 駐村的艱苦,最重要的就是無形中就抹去了許多灰色收入,就是不曉得向兵書記為什麼對文凱的意見和建議都全麵答應。在接下來的發言中,其他人無不例外地選擇了支持向小軍進鄉政府工作並做薑強的助理,估計向小軍轉正提幹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了。

向兵的內心很是高興。以前和鄉長不斷的掐鬥,想不到自己隻是提了一下自己的侄兒要進鄉政府暫時做個臨時工,而文凱的安排簡直是非常的配合了,這也提現了自己全力支持文凱工作,而文凱對自己的回報了。和文凱的這種和平相處相互支持終於找到一把手的快感了,雖然自己是全麵的接受文凱的各種工作思路和方式,主要是這確實是為新林發展,為新林村民謀劃造福鄉裏的重大舉措啊,但是看到文凱直接就將侄兒提到副鄉長的助理。自己的這個侄兒運氣不好,剛剛上大學就遇上了“**風波”累及眾多的大學生都不包分配了,沒辦法隻有暫時的先解決到鄉政府來。想不到和文凱這麼合拍,原本以為隻是編外人員,想不到直接就做了助理,按照農業鄉長的工作室很容易出成績的,到時候轉正提幹就不成問題了。於是說道:“聽了同誌們的發言,很不錯,我們的鄉黨委擴大會就要有這種氣氛,雖然這不算提撥幹部,隻是解決一個編外人員,但我們要全麵來看,政治思想、作風立場及工作能力都要綜合起來,當然還得貫徹縣委縣政府的相關文件精神。我覺得文鄉長就是視野開闊,看得比較周全,有很強地針對性,分析問題,用人的思路是異常的透徹。我個人的想法就與文鄉長不謀而合嘛。剛才的工作部署大家必須無條件的服從,有困難可以提出來,但是絕對不允許扯後腿。否則鄉黨委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大家猜想這估計是向兵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文凱鄉長的工作支持了。

鄉黨委擴大會議一旦通過,接下來就是鄉黨委政府共同做好各類文件的公告和通知了。在文凱的建議下,向兵召開了全鄉黨員以及基層村組幹部會議,傳達鄉黨委政府出台的工作新舉措,強調各單位各村組必須無條件按照鄉黨委政府地決議嚴格執行,各村組開了鄉黨員及基層村組會議後,必須組織村民召開鄉村民大會,要讓群眾知道鄉黨委政府一心為民的精神。鄉廣播站還在各村組的廣播上鄉廣播站也同步播出講話錄音進行宣傳和動員,每天整點播出,不僅鄉裏宣傳工具開足馬力,同時組織文字向縣裏進行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