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情冷暖(1 / 2)

1981年的9月4日,文凱永遠不會忘記,那天剛好是開學典禮,天氣特別炎熱,在這個開學喜慶的節日裏,文凱的心卻凍的如同堅冰一樣。父親在這個盛夏去世了,一場車禍就徹底破壞了文凱完整的幸福家庭生活。

文凱的父親,沒有什麼文化,文凱的爺爺是上門女婿,那個時候的上門女婿是非常受氣的,不被人尊重,就連生的娃娃也不得不隨母姓。所以父親是隨奶奶姓的。父親還很小的時候爺爺就過世了,沒多久奶奶就給父親找了個繼父。父親他們親生的共有3兄妹,父親作為老大,為了擔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在14歲的時候就隻身前往深山裏跟隨那些大人們一起做一名伐木工人。文凱從記事的時候開始,就經常看見父親開懷大笑,父親現在已經是縣林業局的一名聘用負責人,這在山裏麵是不容易的,也是徐家凹的驕傲,不僅如此,父親還想辦法將二叔送去當了兵,也給姨媽找了個好人家,所以父親高興啊。

文凱的大哥叫文峰,弟弟叫文山。弟兄3人的感情非常深厚。父親一直是文凱的榜樣,十幾歲就出去打工掙錢,現在家裏是全村最富的,並且修了一棟3層樓的平房,也給二叔配了兩間房屋。但是就在樓房剛修好不到半個月,因為車禍父親就去世了。從那以後,母親常常以淚洗麵,這件事情對母親的打擊非常大的,也讓文凱看清了人情的冷暖。

有一件文凱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父親過世後,剛修的新房連門窗都還未裝,更不要說裝修那些,母親一個人既要供養3個娃娃,又要照看家裏,以前父親在世的時候,家裏的農活母親基本上沒做過,每到農耕季節鄰裏左右、親戚朋友就幫著做完了。而今年,父親過世的第一年麵臨著眾多的農活——種小麥,種油菜等。家裏近8畝山坡田地的耕種全部落在母親個人頭上,直接麵臨的就是今年的耕種問題。但是母親沒有去求任何人,每天將飯菜帶到地裏,早出晚歸的勞作,堅持將每一分地的莊稼種好。期間村裏一位女長輩在自家農活做完後帶著自家兒女幫著母親勞作。而親戚那些卻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還有一件事也是文凱久久不能忘懷的,弟弟文山在小學3年級的時候身體不適,母親帶著弟弟到天雅地區醫院看病,一呆就是一個月,家裏就哥哥文峰和文凱兩個人,不但要讀書還要負責家裏喂養的兩頭豬。偏偏在一天晚上豬圈壞了有頭豬掉進了廁所裏,弟兄兩人和哪位長輩的兒子一起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豬拉上來,期間豬的叫喚聲音之大,時間之久而左鄰右舍的親戚缺無一人過來看問。父親在世的時候對左鄰右舍的親戚不薄,有啥好吃的,好喝的都會給他們送一份過去,逢年過節也會組織大家吃團年飯。但是如今卻、、、、、、、。

還有許許多多說不清楚的事情,但是文凱是不會忘記的,總之,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差,弟兄三人上學所需的開支是家庭巨大的負擔,為此哥哥文峰毅然決定退學,踏上了打工的行列。

文凱的母親張瓊是本縣人,性格要強,脾氣不是很好,但人非常善良,拉扯著弟兄3人,辛辛苦苦,母親家裏的兄弟姐妹不少,可是,打父親出事情以後,親戚之間變很少往來了,母親咬緊牙關不低頭,除了逢年過節回娘家看看外婆外,其餘時候,親戚之間形同路人。

文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小小年紀就看透了很多的事情,於是暗自立誌,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脫掉“農皮”為母親爭一口氣,為家裏爭光,因此,文凱在刻苦讀書的同時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在縣城裏租借了一輛人力三輪車拉客掙錢,他的心裏是根本做不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境地的,寒、暑假的時間裏看著那些有權有勢人的各種做派,讓文凱更加堅信自己將來一定要進入官場的目標是正確的。

在學校裏麵,文凱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母親對文凱寄予很大的期望,哥哥也時時的寄錢回來,但是任然不能緩解家裏的局麵。自己和弟弟還在讀書。

高考之前,母親為文凱排除了一切幹擾,不準文凱做農活,不準文凱做家務,不準弟弟文山打擾文凱的學習,可文凱很懂事,總是趁著母親做農活的時候,將家裏的家務整理好,並把飯菜做好了等母親和弟弟放回家。

哥哥文峰因為吃得苦也吃的虧,在林場裏深受老板的重用,得到的工錢也就逐漸多了。高考前兩天,哥哥突然回來了,他鄭重的對文凱說:弟弟,你一定要好好考試,爭一口氣,爭取上名牌大學,將來出人頭地,為我們家裏爭光。

最終文凱以地區第一名的高考成績,被川西大學錄取,本來文凱可以報考北大、清華的但想到家裏的實際情況所以就填報了省城的川西大學,川西大學也是全國排名靠前的大學之一,雖然名氣不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但在國內大學之中也是比較靠前的大學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