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阮籍
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
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餘不及,來者吾不留。
願登太華山,上與鬆子遊。
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
自大周帝國的周穆王姬滿開創性的提出了四帝共治製度之後,天下欣欣向榮,姬滿也因此被世人供奉,除了周天子的身份之外,又被加封為聖人,入駐稷下學宮。可惜在穆天子駕車登天,剩餘三帝又死後不久,他們的繼承人們因不滿於權力分配的不均,信仰的不同以及民族的矛盾,便又開始了戰爭。在經曆了前前後後約百年的戰爭之後,平育大世界滿目瘡痍,終於出了個紅塵仙。他把全天下的不安分的仙人,菩薩,魔頭給殺了個遍後,這才把天下給安定下來。自此,平育大世界又開始了新的紀元,而後世的史官們又把紅塵仙揚威的那一年稱為平育初年。
可惜沒過多久,紅塵仙又突然失蹤,在永和帝國實行新政之後,國力大增,這才把那些不安定的心思給壓了下去。
就這樣,平育大世界進入了極其漫長的休養生息的階段。這段時間,新的秩序被製定,那些世家大族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
平育曆1181年,永和帝國的三皇子李隆盛篡位,執掌皇權.為了壓下國內那些不安定的小心思,同時也為了凝聚力量轉移矛盾,李隆盛便把目光轉向了南方笙簫不絕的台慶帝國。次年,李隆盛發三路大軍過江,屠滅王謝二族護國聖人之後,直搗建安。台慶滅亡,李隆盛也達到自己目的,在這場戰爭之中也以各種由頭彈劾,流放那些不服管教的大臣,同時這場戰爭也造就了新的派係,國內的幾股力量,寒門,士族,皇權,修真者,逐漸趨於平衡。
在南北戰爭後,平育大世界度過了風調雨順的十年。
永和帝國的皇帝李隆盛得了南方王家求和而獻上的美人後樂不思蜀不理政事。西北望桑此時正磨刀霍霍準備改革,西南曇恒佛門和士族的矛盾越發激烈,為了尋找新的佛門柱梁,當代佛子依佛門聖地千佛湖中所看景象遠赴東方尋找有緣之人。而北方,推行漢化的改漢製的寒台皇帝耶律大德遇刺身亡,年僅四歲的幼子耶律振宏登基為帝,太後蕭鴻雁臨朝聽政,以強力手腕暫時壓住了那些反叛力量,並自號承天太後,武聖兼大將軍耶律德昌輔政,被加封攝政王。
平育大世界暗流湧動,又一個亂世似乎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