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航路上的海盜旗(1 / 3)

“女王的王冠或許蒙塵,海盜旗永遠飄揚在大海之上。”

這句話不知道是誰說的?早在地球時代便無法考證。不過,現在看來,它如預言一般的實現了。

矮人四,一顆距離人類文明圈三十光年的邊境恒星係,一顆暴躁的“更年期”太陽,加上十顆大行星,無數小行星。聯盟憲法公約中,移民等級e,資源等級a。

三十光年,不算太遠,主流遠航飛船,直線距離一個月的航程。不過,如果真要去的話,要做好半年或更久的旅程準備,因為從文明圈,(一般來說,擁有兩條安全航線及以下的星係,所包圍的星域,被稱為文明圈)到矮人四,最近的安全航道,足足有一百光年。

加上各種小狀況,這算是各種意義上的長途旅行。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為矮人四星係和文明圈之間有兩顆超大質量的恒星正在接近,華爾茲圓舞曲一般的引力波不斷回蕩在這片廣闊的星域。這對於人類現在的星際之旅而言,就像威風陣陣,波濤起伏的大海上,有一股颶風在不斷製造巨浪,一年,百年,千年,永不停歇。

所以,在人類想出無視引力震蕩的旅行方式之前,還是老老實實繞路吧。

………………

當人類的腳步還在星球附近徘徊時,絕大多數人都以為星際旅行在未來,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浪漫,充滿了四處探險的刺激。當然,異星婚禮或者求婚什麼的,確實挺浪漫,如果四處亂走,也當真是刺激,至於能不能有命回家,那得另說。

在看似空曠的宇宙空間裏,可不是哪裏都能走,當速度超過十分之一光速,就得掂量掂量飛船狀況和空間環境,超過光速,那就得看技術水平了,黑洞,蟲洞,黑體,宇宙三大災難級現象,可不是任何現有技術能逃得掉的。這裏的黑體並不單指不可見天體,在聯盟內泛指無相關理論且無法探測類宇宙現象,說白了,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躲遠遠兒的。

所以,無數不知名先驅者探索出來的安全航線,才是所有人的首選。並且,安全航線沿途都會有補給站,也是避難所,中立區域。安全航道之外,顧名思義,並不安全。

矮人四所屬星域更是如此,兩顆超大質量恒星相互吸引產生的引力波,不僅影響周圍所有的,包括恒星在內的天體運動,更是時刻將超光速航行中的飛船推離航線。現有技術無法做到小行星的超光速探測,也就是說,在這裏亂飛,真的有可能一頭撞到星球上!這也是人類兩大聯盟都規定恒星係最遠大行星軌道範圍以內,不允許超光速飛行的原因。

引力躍遷,就是利用引力場將飛船包裹在一個質量無限小的虛數空間內,跟隨著宇宙裏超光速傳播的引力浪潮前進,一旦無法掌控方向,來到完全陌生的星域,這就叫星際迷航。

一旦迷航。

最好,你擁有一個有經驗的船長,有機會利用帶你來的引力浪潮把你們送回去,引力像海浪,但並不是,所有運動都是相對的,找對方向和正確的參數,完全能原路返回。其次,你要有足夠的補給支撐你找到人類文明,至少是可以和人類聯盟聯絡的文明,雖然現在沒看到兩大聯盟公布發現其他星際文明。

最後,如果以上都沒有。聯盟建議迷航者尋找最近可居住行星,建立生存基地,並向本星係所有象限發送求救信標。然後,爭取活到有人來救你。

一般來說,兩大聯盟長期發布一條懸賞任務,上報發現的新可居住行星坐標,申請或自行建立避難所,使用避難所後申請或自行維護避難所。所以,文明圈百光年範圍星域內,裝備求救信號應答機的避難所不少,輕易不會餓死異星。

聯盟憲法公約規定行星共分為六級。a宜居,可移民行星,兩大聯盟首都星,農業星,數量屈指可數。b宜居,需改造行星,兩大聯盟移民星大都如此。c可居,可改造行星,聯盟星圖上標注的改造中行星都是此類。d可居,不可改造行星,除了有堅硬地麵或冰麵,其他都沒有的行星。e不可居,危險行星,過於靠近恒星,或塑形期大行星大多屬於此類。f小行星,單獨成類,質量或體積某一項小於標準p級行星二分之一的天體都可以被稱為小行星。可以說,可居住的標準還是蠻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