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三日,上午,瑞金城北,棱角山阻擊陣地。 Ww W COM
上百麵火紅色的黨旗和軍旗從棱角山腳插到西麵一公裏外的高崗上,瑞金地方黨委組織的兩千多名本地青壯和一千八百餘名赤衛隊員,號子聲聲,揮汗如雨,全力投入到防禦工事和戰壕的修建熱潮中。
前線指揮部直屬工兵營的四百五十餘名官兵這會兒也脫去了軍裝和軍帽,散布在一道道戰壕和一座座工事內外,對四千餘名青壯進行指導。
教導一師的師部參謀們則拿著量具和皮尺,不斷地進行測量,對各個施工點的質量進行評判。
鄭毅陪同韓守仁和兩名紅四軍政治幹事巡視了一圈,來到陣地側後方兩百餘米的指揮所頂部,遙望戰旗飄飄、塵煙飛揚的施工場麵,心情愉快地低聲交談。
“這回真是開眼界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複雜的防禦陣地,三道戰壕和相互連接的交通壕,四通八達,修得比大房子的地基還要規整,每隔十五米就有一個堅固的防炮點,高低搭配的火力點不但堅固,而且非常隱蔽”
“嘖嘖!我敢斷言,敵人即便出動一個師也無法攻克我們的陣地,除非擁幾十門七五野炮不斷地轟擊,否則絕對打不下來!”
年長的政治幹事感慨不已。
韓守仁看到鄭毅隻是笑了笑沒有吭聲,隻好自己出麵,給兩名年輕幹事一些指點:
“戰壕隻是其中一個方麵,陣地的選擇才是最為重要的你們往前看,從第一道戰壕中間向北延伸的官道,有個微微傾斜的坡度,敵人要是起衝鋒,就是由下往上仰攻,費力不,而且完全置於上方火力壓製之下。”
“另外,這段八百米長的官道兩旁全都是山丘,看似極為平常,但其實荊棘密布,西側三座山丘都是有斷麵的石頭山,基本上無路可走東麵這片山丘坡度不大,可以行軍跑馬,但是沒有大樹和大塊岩石遮掩,一旦打起來,架設在防禦陣地兩側的輕重機槍完全可以將其覆蓋。”
“最為關鍵的是,這條官道北麵三公裏之內,全都是起起伏伏的山包,道路也隨著山勢彎彎曲曲,一路向北延伸,找不到架設火炮的地方,卻又時刻處在防禦陣地側後方的迫擊炮陣地的打擊之內。”
“方圓十公裏範圍內的地方全都是這樣,沒有路可以繞到防禦陣地側後方,這才是這個阻擊陣地最精妙之處!”
兩名年輕的幹事麵麵相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改剛才大聲品評的態度,非常虛心地向韓守仁和鄭毅請教。
鄭毅也很有耐心地予以回答,兩人一時半會兒不明白的地方,鄭毅也毫不厭煩地舉例予以明。
“報告!二團急電。”
衝上高崗、微微有點兒氣喘的通信參謀雙手遞上電文。
鄭毅接過來一看,隨手遞給韓守仁:“今就到這裏吧,立即返回指揮部,滇軍第三軍的運輸船隊就快進入二團的伏擊地段了,由此可以判斷,王鈞的第三軍不會與其他民黨部隊一起圍攻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了。”
韓守仁匆匆看完電文,吩咐兩名政治幹事一起走,跟在鄭毅身後一路跑而下。等到了山底,一行人立即翻身上馬,快趕回瑞金城中的指揮部。
……
……
指揮部會議室中央的沙盤周圍,站滿了各科參謀。
教導一師副師長趙景庭和參謀長張堯站在東麵的大幅地圖前,低聲商議,情報科長張允瑞正好從電訊室過來,看到渾身塵土的鄭毅和韓守仁大步進入會議室,立即上前,低聲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