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運降臨(2 / 3)

位於阿比特麗斯市中心的某教堂定於1950年1月13日晚上15名唱詩成員唱詩排練。原本工作很繁忙的約翰遜先生,今天特地抽出時間來給這次排練做指導。約翰遜先生是一個非常守時而且要求非常嚴格的人,他從來不遲到,而且他本人也非常討厭遲到的人。但是,當晚15名等待排練的隊員全部遲到,這對於一向嚴格要求的約翰遜先生簡直就是一個耐性的考驗,但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今晚的約翰遜先生出奇的平靜,他好像很習慣大家的這種行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約翰遜先生一直很有耐性地等待,終於在正點時間的20分鍾後所有的人都陸續來齊了。

遲到的15人當然要接受負責人的盤問。參加排練的15名唱詩成員各有各的原因。這些理由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又似乎感到有此牽強,有人說:“我的汽車發動不起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平時都好好的。而且,今天上午我還開車出去遛了一圈呢。”

有的人說:“我是因為服裝還未熨好。本來我要我媽媽熨的,可是,我媽媽為了給妹妹梳頭發,就把給我熨服裝的事給忘記了。而我自己,也因為要紮頭發而耽誤了熨服裝。我還因為這個埋怨了我媽媽呢。”

有的人說:“我同學突然來拜訪我,因為有3年多沒有見麵了。所以我們非常的高興。我們聊呀聊,聊了許多的往事。這些往事讓我們都既興奮又悵惘。正因為如此,我們交談的時間拖得太久了,所以,我就遲到了。本來我也知道遲到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且我也知道自己快遲到了。可是,就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竟然沒有把我同學趕走。這可不像我平時的風格。”

有的人說:“我下午本來準備好了要早一點過來排練的,可是,因為我下午沒有吃飯。我就到飯店去吃飯。結果,在飯店吃飯的時候被粗心的服務員把我的衣服給弄髒了。隻好又跑到家裏去換衣服……”

但是,令人們意想不到的是,好在他們7點15分一個也沒有到,因為7點25分教堂突然發生爆炸了。而這15名唱詩成員因為遲到全部幸免於難。像這樣15人不約而同遲到的離奇巧合,經計算,恐怕在100萬人次中才有一次。事後,人們對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似乎關注得更少,而對事故中的幸運兒則充滿了好奇。

靈魂出竅得到丈夫的財產

許多人都經驗過“起死回生”,其中有的人在事後談起當時所經曆的種種幻象,讓人不得不相信人的靈魂可以“出竅”。有些醫生把這類靈魂出竅的事件,完全歸之於服用過量的鎮靜劑,或是承擔過重的精神壓力,引起精神亢奮的一種幻覺狀態。可是,他們也找不到結論,因為在“早死”意象與幻覺之間,是很難區別的。尤其是有些人經過靈魂出竅事件後,做出的事讓人難以輕易否定是幻覺。

巴西裏約熱內盧的夏·瑪利亞於1974年11月在她住的公寓樓梯口眺望遠方時,不小心從樓梯口滾下來,立刻昏迷不醒,口吐白沫,送到醫院不久後就離開人世。為了辦出喪,家人將她的屍體從醫院移到家裏。在冥冥之中,瑪利亞好像被某種東西一直帶引著,像隧道的暗路,她感覺到隧道周圍好像有眼睛在監視著她。好不容易走完隧道後,前麵又展現出一條鐵礦般的岩石路。她繼續走,又走進泥沼地。突然有人拍她的肩頭,她轉過頭去,大吃一驚,因為拍她肩頭的是她兩年前因車禍而不幸死亡的丈夫。他的樣子非常可怕,鮮血淋淋,外形還留著當時車禍受傷的情形,臉上傷痕累累,右臂折斷,實在慘不忍睹。

他生氣地問瑪利亞:“你為什麼到這裏來?”瑪利亞告訴丈夫:“我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下來,醫生判斷我已經死了。那你怎麼在這裏呢?”夫妻兩人好久沒有見麵,好像有綿綿的情話訴不盡。一麵在泥沼中行走,而且互談了相離後所發生的事。丈夫告訴瑪利亞:“有件事我一直不敢告訴你,我偷偷地買了不少股票,那時怕你反對這種投機事業。生前我本想告訴你,但我走得太匆忙,現在總算有個機會告訴你了。這大概是上帝有意的安排吧。你趕快回去,將我收藏在抽屜裏的股票全部賣出去,然後將所得的款項,用在孩子的身上。”丈夫說完就將瑪利亞狠命地一推。她竟然活過來了,從棺材裏坐了起來,發現兒子正在棺材邊哭得死去活來,才知道她已經“死”了9個小時了。她迫不及待地將自己這9個小時的經曆講給周圍的人聽,可是沒有人相信;於是她按照丈夫所說的話,找到那個抽屜,從中果然找出了不少的股票。

諸如此類的現象,實在不容輕易抹殺,可又實在難以用科學的理論進行解釋。

“死神”也休假

你有沒有聽說過“死神”也會給自己放假的?乍聽起來,會覺得很搞笑,如果“死神”也度假,那可就太好了,因為人們都不用死,那該是多好的日子啊。我們這裏說的“死神”度假,並不是真的不用死人,而是在一周之內,平常訃告充斥整個報紙,甚至還有排不上號的現象。然而,在一名編輯度假一周期間內,竟然沒有一個訃告,實在是巧合至極。這位編輯的同事都說,這或許是“死神”念其工作太認真,給他徹底放一周的假期。

威斯特是美國紐約著名報紙《阿爾頓晚訊報》的一名訃告編輯,他每日都要處理數不清的訃告。作為編輯,他兢兢業業,從未有過怨言,甚至因為工作太忙,還未找到女友。

在1945年的一次聚會上,他結識了楚楚動人的某時尚雜誌的美編埃娃,二人都還是單身,都在苦苦尋覓人生中的另一半。當威斯特第一眼看到埃娃時,就感到她就是那位將陪伴自己走過一生的另一半。於是,他主動前去跟她聊天,不想一聊之下,兩人十分投機。隨後,他們保持著聯係。經過多次的接觸,二人開始頻繁地約會。

事情總是充滿了坎坷波折,在戀愛中,威斯特使出了渾身解數,終於擊敗眾多的競爭對手,俘獲了埃娃的芳心。一年後,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威斯特一直籌劃著能夠出去度蜜月。但是,兩人都是從事新聞報刊工作的編輯,又都十分敬業,而且兩家報紙的業務十分繁忙,他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出行機會。

於是,旅遊成為了一個有計劃卻無法實現的夢想。就這樣,在忙忙碌碌中又度過了一年。轉眼間,到了1947年,這對已經結婚一年多的夫婦,終於決定同時向單位請了一周的假,高高興興地前往理想中的度假勝地,了卻了剛結婚時的心願。這一周假期內,他們再也不用過問工作,置身於碧海藍天之間,過得十分放鬆、愜意。

當他們假期歸來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讓威斯特大跌眼鏡。在他離開的這一周,他所負責的欄目竟然沒有一個訃聞廣告的工作量。平時,威斯特每天都會接到不同的業務,多數情況下還有訃告無法排上。但是,這一周裏竟然沒有一個訃告,不得不讓威斯特感到驚奇。

當然,這隻是一個巧合。但是,有人認為這是“死神”為了照顧這對新人,也悄然去度假了。要不然,以正常的工作量,等到威斯特回來的時候,他的編輯室僅訃告就會堆滿整個辦公桌。

海豚救人

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就曾記載過一件海豚救人的奇事。有一次,音樂家阿裏昂帶著大量錢財乘船返回希臘的科林斯,在航海途中水手們意欲謀財害命。阿裏昂見勢不妙,就祈求水手們允諾他演奏生平最後一曲,奏完就縱身投入了大海的懷抱。正當他生命危急之際,一條海豚碰巧遊了過來,這條海豚見此情景,就馱著這位音樂家,一直把他送到伯羅奔尼撒半島。

1949年,美國佛羅裏達州一位律師的妻子在《自然史》雜誌上披露了自己在海上被淹獲救的奇特經曆:她在一個海濱浴場遊泳時,突然陷入了一個水下暗流中,一排排洶湧的海浪向她襲來。就在她即將昏迷的一刹那,一條海豚飛快地遊來,用它那尖尖的喙部猛地推了她一下,接著又是幾下,一直到她被推到淺水中為止。這位女子清醒過來後舉目四望,想看看是誰救了自己。然而海灘上空無一人,隻有一條海豚在離岸不過的水中嬉戲。

海豚不但會把溺水者推到岸邊,而且在遇上鯊魚吃人時,它們也會見義勇為,挺身相救。1959年夏天,“裏奧·阿泰羅”號客輪在加勒比海因爆炸失事,許多乘客都在洶湧的海水水中掙紮。不料禍不單行,大群鯊魚雲集周圍,眼看眾人就要葬身魚腹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成群的海豚猶如“天兵神將”突然出現,向貪婪的鯊魚猛撲過去,趕走了那些海中惡魔,使遇難的乘客轉危為安。

海豚始終是一種救苦救難的動物。人類在水中發生危難時,往往會得到它的幫助。海豚也因此得到了一個“海上救生員”的美名,許多國家都頒布了保護海豚的法規。那麼海豚為什麼要救人呢?在人們對海豚沒有充分認識之前,總以為它是神派來的保護人類的。由於科學的進步,對海豚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其神秘麵紗逐漸被揭開。那麼,海豚救人究竟是一種本能呢,還是受著思維的支配?還是隻是一個巧合?這些謎有待科學家們解開。

錯數樓層破大案

前不久,在澳大利亞的布裏斯班小鎮,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警官正在值班室裏休息,這一天本來他例行的休息,因為一位同事臨時有事,需要他替班,所以大周末的,本來計劃出去旅遊的他,一個人在值班室裏無聊地打發著時間,正在這時桌子上的電話響了。有命令,因為這是一根內線,明顯的是上級領導的電話,他很有禮貌地接起電話,等待命令,電話那頭非常有力度無法抗拒的聲音傳來了,原來上級領導剛剛得到最新消息:在離警局不遠的一幢公寓裏有非法聚賭的賭徒。他們正在進行一次賭徒交易,似乎帶有黑社會性質,這位警官被命令帶隊去搜捕,臨掛電話前,領導特別強調這群賭徒的具體窩點是在這幢公寓的4樓。因為怕走漏風聲,隻有秘密行動,所以確切的窩點隻有他一人知道,警官滿心不快,覺得沒有必要為這些賭徒如此興師動眾。無奈這是命令,隻得無條件執行。

當他心不在焉地帶著一隊警探衝上公寓時,竟數錯了樓層,一直衝到了5樓。也沒有細看眼前的門牌號。就一腳將門踹開,率領警探衝進行了房間。本以為會看見一群賭徒煙霧彌漫的屋子裏,麻醉在金錢的誘惑之中,可是房間裏根本沒有看見賭錢的人,更別說什麼賭徒的交易了,卻有幾位神色慌張的家夥,見到警察進來更是被嚇得渾身發抖。一看便知,雖然他們不是在賭錢,但一定在做非法的活動,經過一番審訊,原來這夥人是一群非法販運武器的罪犯。此次是他們最後的一筆交易,因為其中有3個人由於殺人在逃,為了能及早地得到一筆救命錢,今天才鋌而走險。此時此刻他們正在房間裏包裝槍械,進行交易,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嚇蒙了,警官如獲至寶。把武器販子當場抓獲歸案,帶回警局後繼續審訊,得到了更為重要的線索,原來他們的背後是一個走私團夥,他們隻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的下手,此線索一經上報得到了領導的高度重視,下令由他全權負責此案。

由於掌握了充分的線索,沒有多久便一舉搗毀了一個武器走私集團,成為當地老百姓的最愛戴的警官,因此,當地的治安由此有了很大的好轉,這位誤打誤撞的警官因此立功升職,喜得他整日咧著嘴。而當時在4樓裏的賭徒,則全部聞風逃散了。事後,當人們問及他當時是怎樣得知消息,又如何一舉將犯罪分子抓獲的時候,他隻是笑而不語,也許這就是幸運。

盲女撞開光明

在英國,有一位名叫伊雲妮·布朗的18歲姑娘,長得非常漂亮,無論誰見了她,都會為她的美貌而感歎的。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個美麗的姑娘在11歲時因一場大病而失明。

不幸並沒有使她自暴自棄,而是更加努力向上。她努力地學習盲文,她努力地學習做各種正常人能夠做的事情。鄰居家的男孩覺得她非常堅強,於是,在兩人頻繁的交往中慢慢地喜歡上了對方。可是。當男孩的爸媽知道自己的兒子喜歡的竟然是一個盲人時,堅決反對他們的交往。

盡管伊雲妮·布朗的男友仍然不肯斷絕與她的關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覺得她的雙目失明是一件不可忍受的事情了。確實。雙目失明給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便。這天,當她的男友對她說:“伊雲妮,我們分手吧。我的爸媽不同意我們在一起。如果你不是雙目失明。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真的很對不起。”

伊雲妮哭了,她說:“你一句對不起就夠了嗎?你這樣說我,你太過分了。”

無論伊雲妮如何的向男友訴說,男朋友都不肯回頭了。他們終於分手了,他再也沒有來找過她。情感失意的伊雲妮非常傷心,想要以頭撞牆求一死。當她的父母親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她的父母當場臉變得慘白慘白的。豈料數分鍾後,她的父母卻發現她破涕為笑,高興得跳了起來。原來她的頭往牆上一撞,竟然奇跡般地使她從11歲起因一場大病而失明的雙目恢複了視力。她立即找來男友,告知他這一喜訊。結果,兩人又和好如初,並很快結了婚。

雷電使人複明

盲人一生都在黑暗中度過,他們看不到任何光亮,生活上極不方便。現代醫學隻能治療輕度的失明,一般的盲人,醫學上都無法治愈。如果再加上兩耳失聰,那生活將無法自理,更是不幸中的不幸。

美國一位叫埃德溫·魯濱遜的普通人,在53歲那年遭遇嚴重的交通事故,不僅雙目失明,連耳朵也變聾了。他尋遍全美最出名的醫生,也沒見到半點起色,醫生們都說他的失明是不可治愈的。此後他一直生活在黑暗和無聲之中,慢慢地也變得坦然了,失去了複原的信心。

幾年後,緬因州茅斯鎮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雨。天空電閃雷鳴,雷聲轟隆隆地響徹耳邊,閃電將整個黑夜都照得如同白天一般。可是,魯濱遜看不見、聽不見,他隻是感覺到天在不停地下雨。摸著濕漉漉的門,他想起了屋外的小雞,它們沒有任何遮雨的東西。想到這兒,魯濱遜連忙拿起鋁製的拐杖,戴上助聽器到屋外去找他的小雞。當他走到一棵樹下時,突然一個響雷當頭爆炸。他本能地舉起拐杖,但是他忘了拐杖是鋁製的。有了這根金屬,閃電準確地擊中了他……

雷電都擁有幾萬伏甚至更高的電壓,多數都能將樹木乃至建築物擊倒,何況是人。一般情況下,被雷電擊中的人必死無疑。但是,世界上就是有這麼巧合的事,魯濱遜在二十分鍾後竟然醒了過來,不但沒有死,還能睜開眼看到暴雨,聽到轟隆隆的雷聲。眼前的一切,還是那麼熟悉。如此怪異的事情,他以為是在做夢,因為他經常做這樣的夢。可是,他真切地感到冰涼的雨水拍打在身上,他又咬了自己一下,覺得很疼,他知道一切都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