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被小說家猜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其中日本轟炸珍珠港,簡直是一種噩夢。偷襲珍珠港發生在1941年12月7日,當時日本以最小的代價,幾乎讓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也具有非常的影響,按照曆史學家的說法,珍珠港戰爭把美國卷入了世界大戰之中,這次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了最大規模的一個標誌。
珍珠港是夏威夷群島中的一個港口,也是北太平洋島嶼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口之一,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一個主要基地,這也是美國海軍的一個禁地,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闖入。但是在1941年11月26日,一支由6艘航空母艦為主力,包括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和3艘潛艇的日本艦隊在日本海軍中將南雲中一的指揮下秘密開往珍珠港。為了不讓人發現,日本海軍還故意選擇了一條路程較遠但是卻比較隱蔽的航線,此外在航行途中,艦隊為了防止被雷達發現還停止了一切的無線波通訊。在經過了十多天的航行之後,這個船隊終於到達了美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附近。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上的艦載飛機突然起飛,而日本人的潛艇也悄悄地潛行到珍珠港附近,隨後它們對美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歐胡島上的飛機場進行了突襲。這是一場閃電式的立體襲擊戰,在短短的1個小時50分鍾裏,日軍共投擲144噸彈藥,擊沉、擊傷美軍各型艦船總計40餘艘,其中擊沉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和油船1艘;重創戰列艦3艘、巡洋艦2艘和驅逐艦2艘;擊傷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艘和輔助船5艘。但幸運的是當時原本停在珍珠港之中的3艘航空母艦恰好都不在,否則美國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此外日本還擊毀美國飛機265架。這次突襲給美軍造成了巨大傷亡,共有2403人陣亡,1778人受傷。可以說,這次的突然襲擊使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在一段時間之內幾乎完全喪失戰鬥力,而相比之下,日軍的損失就小多了,日軍隻有29架飛機被擊毀,70架被擊傷,55名飛行員死亡,5艘袖珍潛艇被擊毀,1艘袖珍潛艇被俘。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戰使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名震世界海戰史,而日本人也在一段時間之內掌握了在太平洋上的主動權。
但其實如果仔細翻閱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史,我們會發現日本對於珍珠港的偷襲並不是沒有先兆的。眾所周知的就是美軍海軍準將米切爾就成功地預測到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他準確預言日本人將會在1941年12月7日8點左右行動,僅僅比日本的行動時間晚了20分鍾。根據現在的一些史料,我們也已經發現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密電曾經被國民黨的軍統人員成功破譯,後來這個消息被及時通報給了美方,但是這個密電後來沒有引起美國高層的足夠重視。此外,據說在日本人偷襲之前,在美國出現了一張十分詭異的報紙,也準確預言了這個事件。然而不為人知的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小說家霍曼·賴的一個預言,霍曼·賴早在幾十年前就在他的作品《偉大的太平洋戰爭》中成功地預測出日本將會偷襲美國太平洋上的軍港珍珠港,更加令人驚訝的是他還準確地預言了日本人偷襲的時候所采取的路線,這與後來的事實竟然完全一致。
更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本書還對日本人產生過非常巨大的影響。在霍曼·賴的書剛出版沒多久,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主要組織者、後來的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山本五十六就讀過霍曼·賴的這本書,後來日本海軍還把它譯成日文,並把它發給軍官們,用作戰略學習的材料。後來日本海軍學院甚至把這本書作為一本軍事書,要求學員們仔細閱讀認真領會,並爭取把它消化、吸收。
但是與他的著作在日本的影響相比,他的預言在美國根本就沒有人在意,他的預言被美國軍方認為是無稽之談。他後來在失望之餘悄然離世,但是他死後僅僅一年,他的這個預言就成為現實。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的偷襲行動從長期來說,並不是一個正確的決策。總之,就其戰略戰術來說,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來看確實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沉重地打擊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勢力,在此後的6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根本無法對日本形成威脅。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順利地占領了整個東南亞,大大緩解了資源不足和戰略空間狹小的問題。
但是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珍珠港對日本來說是一個災難。即使日本全部消滅美國的海軍,它也不能贏得一場對美國的戰爭,因為美國是當時生產力最高、科技最為發達的國家,所以美國也是一個有著很大的戰爭潛力的國家,這個戰爭機器一旦被調動起來,就很可能會取得最終的勝利。最重要的是,珍珠港事件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所以不少的曆史學家認為對珍珠港的襲擊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最終戰敗投降的命運。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反而加速了日本的覆滅。
基於這個原因,再加上美國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確實曾經收到過不少的征兆卻無所行動,不少的日本人甚至日本的曆史學家認為珍珠港事件是美國為了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故意製造的陰謀,這是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擺脫國內強大的孤立主義情緒而實施的苦肉計。他們還振振有詞地說當時美軍太平洋艦隊最尖端的3艘航空母艦當時竟然全部不在珍珠港基地。這絕對不是簡單的巧合,一定是美國最高層早就知道日本的襲擊陰謀,從而預先將航母調走保護起來,而留下那些較為落後的艦隻在港口作為靶子……
泰坦尼克號的凶兆
一百多年前,歐洲有位名記者曾發表一則短篇故事。說的是有艘船在航行途中不幸撞在冰山上沉沒,船上人員幾乎無一生還。該記者在講述這個故事時對遇難的具體情節作了細致描繪,令人讀後心存餘悸。幾年後,又有一位英國作家寫了一本暢銷小說。書中寫的是“泰坦尼克”號郵船,在從英國南安普頓港向美國航行途中,被冰山撞沉的故事,當然故事寫得非常具體、生動,成為許多船員都愛讀的小說。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原本是作家杜撰、虛構的故事,卻在14年後。成了現實。尤其令人不解的是,海難事故竟和兩部小說中描述的具體情節幾乎不差分毫。
1912年4月的一天,一艘海上宮殿式的郵輪起航了。郵輪豪華別致,滿載了有錢的紳士、太太和小姐。這些闊氣的男女們。在船上華麗酒吧或包廂裏飲酒作樂,一陣陣爵士音樂和人們的歡聲笑語打破了海上的寧靜。幾天以後,也就是4月14日那天晚上,海麵風平浪靜。皓月當空。郵輪上強光探照燈不斷在海麵上旋轉搜索,不見有任何危險。可是細心的船長和大副又打開海圖,確定郵輪此時所處的位置,並無暗礁險灘,因此依然和白天一樣全速航行。
半夜時分,霧氣上升;擔任守望的水手隻見海麵一片茫茫白色。心中頓生疑竇:這是怎麼回事?水手尚未回過神來,隻見一座白色晶瑩的冰山迎麵撲來,他急欲呼喊已不及,隻聽轟然一聲巨響,船頭切入冰山,船體裂開,頃刻間海水湧入船艙。船上的人們先聽得巨響,接著郵輪震顫不停,並迅速傾倒,慢慢下沉。驚恐的人群狂奔呼號,左衝右突,企求抓到一件救命的東西。無奈船上救生設備不足,全船3000餘人,除少數生還外,大多數人葬身海底。
事故發生後轟動了全世界,一些有心人想起了十幾年前曾讀過的小說,便翻找出來重新閱讀一遍,發現遇難郵輪名稱和船的大小、載客人數以及出事原因、地點、時間和具體情景,都和小說中的大致相仿。最令人不可思議的,還是那位寫短篇故事的記者,他曾在文章中寫道:“這真是可怕的沉沒,我真害怕自己也會沉入海底,在冰山底下永存!”想不到他果然言中,成了這次事故中的不幸遇難人。
美國提前演習“9·11”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就被兩架飛機撞上了。來曆不明的恐怖組織在美國時間9月11日上午向美國大都會紐約和首都華盛頓展開有係統、有組織的恐怖襲擊行動。以其劫來的飛機和炸彈攻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一帶的政府機關。美國政府幾乎陷入癱瘓狀態。世界貿易中心兩座塔樓在爆炸起火後相繼倒塌,死傷慘重。但具體人數未曉。首都政府機關被炸後冒起濃煙,情況危急。同樣位於美國東岸的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的匹茲堡有一架聯合航空公司巨型客機離奇墜毀,但詳情未明。
可是又有誰知道美國一個情報機構——國家偵察局曾經在“9·11”襲擊發生前準備進行一次飛機撞大樓的演習。以檢驗下屬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報道說,按照國家偵察局領導層的設想,當天早晨,一架出了機械故障的小型飛機將撞向他們位於弗吉尼亞總部4座大樓中的一座,對大樓造成一定的破壞。當然,他們不會出動真的飛機,但為了模仿撞樓造成的破壞,他們將封閉一些樓梯以及出口,讓雇員們自己想辦法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