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王太後搬到東宮後,心裏一陣滿足。便邀請京城貴族女子來東宮做客。皇後阿嬌本不打算去,這些婦人在一起,除了聊些貴族間的八卦,實在沒什麼新鮮戲碼。
天氣晴朗,東宮內陸續來了好多婦人,其中好多是王氏子弟的家屬。衛子夫早早的來到東宮,坐在太後的下首,臉上含笑,溫婉大方。時不時的幫忙招呼著這些女子。衛子夫做的一切王太後看在眼裏,眼裏的滿意不禁的露出來。不過,皇後阿嬌卻沒有來,這讓太後心裏非常的不滿,平常不來請安,她也默許了,可是今日她邀請客人,她居然也不來。
今日來,當然是祝賀太後喬遷之喜。可是慢慢的所有的人都發現這後宮的第二女主人卻沒來。心中雖有疑惑,卻不敢隨意的問出。
當東宮熱火朝天的聊天的時候。皇宮的另一邊,阿嬌正無趣的喂著湖中的小金魚。“娘娘,今日太後娘娘的邀請,您看在皇上的麵上也得去看看。這太後邀請,您不去不合理啊,這要是傳出宮去,一定有人說您和太後不合。”存在感非常低的黛眉說完話又如風一般的飄離開。
聽完黛眉的話,阿嬌握著魚食的手一頓,望著遠處的藍天,白雲,假山,湖水。突然,阿嬌的手一揚,魚食灑落,魚兒瘋狂的湧過來。
阿嬌轉身離開,黛眉緊緊的跟上。她知道,娘娘是聽進了她說的話,現在她們正在朝東宮去。
後宮一直傳皇後娘娘嬌蠻無禮,可是在黛眉的眼裏,娘娘並不是那樣的,不知什麼原因,娘娘隻是不願意看到太後娘娘,平常在椒房殿,娘娘很安靜,待人很和善。在上一任大宮女吳女出嫁走了那天晚上,隻有她看見,娘娘獨自去庫房,圍著她的幾大箱書哭的特別傷心。她不明白娘娘為什麼抱著書哭泣,即使吳女遠嫁,娘娘也不至於哭的那麼,那麼的讓人心痛。有時候,她覺得娘娘並不屬於這個後宮,可是,她為了皇上,放棄了她對自由的渴望。
“皇後娘娘,到。”尖細的嗓音打斷的黛眉的思緒。
殿內所有的人也安靜下來,望著門外。阿嬌踩著緩慢的步伐走進東宮。“參見皇後娘娘。”婦人們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我都遲到了。”阿嬌和善的笑著不好意思說道。婦人們一齊搖搖頭,哪敢承認皇後娘娘遲到。
“母後。”阿嬌走到王太後麵前行禮。太後望了望她,點頭應。衛子夫忙讓出自己的位子給皇後,自己再往下一級坐下。她沒想到今天皇後會來。
沉寂的一會的大殿又熱鬧了起來。阿嬌實在無聊,對著旁邊的衛子夫問道:“好一陣沒去你那玩了,孩子們怎麼樣了。”她對孩子實在沒抵抗力,喜歡的不得了。
衛子夫看向皇後,眼含笑回答:“謝謝娘娘惦記,兩個丫頭都很好,都想著皇後娘娘呢。”
“哈哈,真的呀。”阿嬌笑道。清脆的笑聲引得其他幾個夫人看了過來。衛子夫看著她,眼裏閃現一絲嫉妒,歲月好似沒在皇後身上留下一絲痕跡。特別是她笑的時候,如同妙齡少女一般。衛子夫想到自己,才二十幾歲,眼角竟閃現了一絲細紋。她明明比皇後小,卻顯得比她老上幾歲。
阿嬌的笑聲當然引起了王太後的注意,王娡輕斜了一眼阿嬌,心裏不滿,作為皇後,居然能在客人麵前張口大笑,成何體統。
——
現在朝中權利分成兩股,一是王太後這邊,以田蚡為主的王氏親信。二是竇嬰一派的竇氏一族。兩派相爭,不相上下。卻讓劉徹頭疼。外戚幹政,和奶奶離去時說的話他一直都記在腦子中。他要想把權利收回來,就必須把這兩股勢力分散開來。有一個人可以派上用場,就是衛青。可是…要想讓衛青在朝中站有一席之地,那麼隻有靠一個人,就是衛青的姐姐衛子夫。
這個想法在劉徹的腦海中徘徊了好久,隻是久久沒有下定決心。如果這麼做的話,犧牲的隻有阿嬌。可是不這樣的話,他永遠做不成一個真正的帝王。
掙紮,再掙紮。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必須舍其一,他才能得到完整的另一個。在權利和阿嬌之間,劉徹做出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