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配(1 / 2)

7月的驕陽已經顯示出他的雄姿,大街上的人一邊抱怨天氣的惡劣,一邊感歎人生的不公。

江東省地處共和國的東南部,是國內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就連省內的最西部章州市這個最窮的市也比中西部的一些重要的市富裕。但進入章州市後,再往西走,也就是章州的西端,開德縣,恐怕就知道江東的貧富差距也是不小的。

1989年,世界的格局正在朝著一超多強的趨勢發展,但身在開德小縣的汪潤文卻也學著一些國內的學者研究著國際趨勢,今年22歲的他剛剛在江東大學畢業,分配到縣委裏工作,那時大學生可是個香餑餑,並且汪潤文在大學中就入了黨,且政治思想覺悟很高,學校本想把他分配到省委工作,但他懷著一腔熱血,奮不顧身地投入到了基層建設當中。汪潤文父母是縣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家境在縣裏尚算殷實。

汪潤文今天一起和幾個剛畢業的小夥子一起進縣委辦報到,當然,除了汪潤文,其餘幾個都是高中生。那時的高中生可比現在的本科生牛氣多了,但見到當時的本科生,可就有一顆敬佩之心,幾個小夥子和汪潤文有說有笑的。

幾個人一到縣委辦,突然發現縣委辦主任鄭山青呆在那,縣委辦主任一般兼著縣委常委,那可是縣裏的領導,幾個人頓時有些不知所措。汪潤文讀過大學,見識也比較多,但國人都有著官本位思想,縣官不如現管,也有些愣神。

“哈哈!小夥子們,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怎麼見到我就焉了?”鄭山青一把攬過汪潤文的肩膀,笑著對其他幾個人說。氣氛陡然緩和,汪潤文忙心中記了下來,他小時候爺爺和他講過毛岸英的故事,對毛岸英的做法十分認同,但他不用像岸英一樣學那些俗語什麼的,反而都在記一些所謂老狐狸的言行。

幾個小夥子看見鄭山青攬著汪潤文的肩膀,便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知趣的和縣委辦的人一起去各個單位報到。鄭山青親熱地攬著汪潤文的肩膀,笑著對他說:“潤文,我是上田村的,你是下田村的,咱們兩個村隔著不到百米,論起輩分來,我還是你的伯伯嘞。”鄭山青51歲,而汪潤文的父親汪之言49歲,汪潤文叫聲鄭山青伯伯不過分。汪潤文也不客氣,順勢就喊了一聲伯伯,鄭山青的眼裏的開心又增加了幾分,說實話,他51了,對一些知識分子還是很喜歡的。

“對了,差點忘了正事,潤文,你今天來縣委辦報到,縣委的宋書記可是在書記碰頭會上就說你是我們開德縣的人才呦,放棄省裏的工作到我們縣裏,不愧是汪之言的兒子呀!宋書記可是在辦公室裏等你呢。”汪潤文也很高興宋書記能這麼誇他,他當初到縣裏也是有私心的,省裏的機會雖多,但不比地方上容易出成績,綜合各方麵的因素,他才決定回的縣裏。

汪潤文和鄭山青一後一前地向縣委書記宋米高的辦公室走去。路上不少人看向汪潤文的眼神裏有嫉妒,有歎息,也有欣賞。

來到宋米高的辦公室前,汪潤文搶先一步拉開了門,鄭山青在微鄂後讚賞地笑了笑。

“咱們縣裏的文曲星來了。”汪潤文和鄭山青一進門,宋米高就坐在位子上笑嗬嗬地朝他辦公室沙發上的兩人說。

鄭山青廳了輕輕一笑,向汪潤文介紹在座的幾個人。坐在暗紅色辦公桌後麵的自然是縣委書記宋米高,聽說實際年齡都快55了,但樣子看上去和45左右的人差不多,給人的感覺很大氣。坐在沙發上的兩個人一個是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餘姚正,35歲左右,算是少壯派幹部,另外一個是縣計委主任董家全,50歲出頭。

“潤文,你是縣委裏唯一的高材生,說說看,你比較適合哪方麵的工作。”宋米高笑嗬嗬地對這汪潤文說道。汪潤文心中一喜,這不是讓自己任選工作單位嘛。但他還懂得分寸,麵帶微笑地說道:“宋書記過獎了,我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我是革命一塊磚,宋書記希望我這塊磚砌在哪我就在哪。”宋米高比較滿意汪潤文的態度,像是對鄭山青也像是對汪潤文說道:“你去縣裏的行局的話太對不起你的才幹,這樣,老鄭,潤文就到你手下的綜合科去吧。”鄭山青求之不得地說:“哈,潤文到我們綜合科,那真是大好事,我看省裏的那些人要眼紅死我吧。”汪潤文笑著說:“我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以後我會更加的團結在縣委的周圍。”

董家全和餘姚正一塊和鄭山青汪潤文從宋米高的辦公室裏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