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二十二章 搞工業不是坐而論道(2 / 2)

正因為國家對北方工業集團如此重視,才會把阜城列為國家的工業特區,但兩年時間阜城發展也是不溫不火,倒不是說發展不夠好,而是沒有達到如深市那樣的速度,當然,深市是經濟特區,再加上地理位置上有著先天條件,比不過也是正常,起碼阜城在宣傳自己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的成績還是挺大的。

就在大家覺得阜城的發展中規中矩之時,宋立峰聯手劉琅就弄出一個“三十字訣”改革方案出來,讓人眼前一亮,先不管合法不合法,起碼這項舉措可以大大刺激阜城工業企業的發展,可以最大的利用北方工業集團的價值。

“三十字訣”一下子就成為了全國都在熱烈討論的話題,就如十年前深市提出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口號一樣,而且“三十字訣”更近一步,讓市場經濟更加的深入人心。

劉琅很清楚這句口號在全國形成的影響力有多大,但現在他沒時間去關注這個了,整整四月份他都在一線車間,刀具的製造已經到了關鍵時候,大部分都是流水線,但是有一些細節還是要人工來進行。

人工進行不是說讓工人拿著銼刀親自動手,而是對工藝手法的掌握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標準的,二百多個工人裏也僅有二十多人可以操作。

這二十多個工人顯然就比其他人強出不少,當然,現在是製造刀具,如果製造軸承,可能還會有其他工人展現出自己的優勢。

北方工業集團馬上就要製造出自己的產品了,這件事讓所有人熱血沸騰,因為一旦有了利潤,那麼工人們的收入就會再次增加。

北方工業集團對產品利潤如何分配有著嚴格的規定,其中百分之十就是工人們的績效獎勵,還有百分之二十用於研發,這兩條是固定的,不能隨便動,剩餘的百分之七十才是劉琅和王振東的財產。

百分之十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第一批刀具是兩萬件,每件平均價格是四十塊錢,利潤能達到十塊錢,總利潤是二十萬塊錢,百分之十就是兩萬塊,全廠二百多名職工平均下來也有近一百塊錢了,看似不多,可是這才隻是兩萬件而已,隨著產能不斷擴大,工人們的獎勵也會越來越多。

今年劉琅列的計劃可是要生產刀具二十萬件,那每個人一年下來就是一千多塊錢,另外還有軸承呢,總之一句話,你生產出越多的產品,收入就越高,工人們能沒有動力嗎?

除了北方工業集團自己這些事外,劉琅還要協助宋立峰做好五家私人企業員工的培訓工作。

沒錯,短短半個月時間五家原屬於阜城國有企業就變成了私人企業,當地銀行還給他們每家企業貸款五萬元做為啟動資金。

資金倒是次要的,關鍵還是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培訓,即便他們承擔著最下遊的製造程序,但以他們的技術和設備,要想勝任這些最低端的產品還是需要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