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琅對宋立峰思想的解放程度還是高看了一些,環境影響人的三觀,縱然宋立峰年輕,思想也的確開放很多,但是他還是無法擺脫這個時代的烙印,他之所以大力讚同劉琅的提議,無他,完全是對劉琅百分之百的信任,覺得劉琅的話永遠站在最高點,永遠是正確的,已經有些個人崇拜了。
好吧,不管宋立峰有沒有崇拜的征兆,反正他已經下定決心要按照劉琅的提議大膽嚐試了,就圍繞這個“三十字訣”指定出一個詳細的規劃方案出來,年後就製定,爭取元宵節前先拿出一個討論稿在全市發布,征求一下各行各業的意見,然後把那些想有所作為的人叫到一起開個談心會,大家提提意見,最後形成最終稿就可以正式執行了。
“宋大哥,這一年來咱們阜城市的官員也很辛苦了,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但是也為阜城做出了很大貢獻,這麼辦吧,等過了年我自己掏腰包,給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點福利,每個人平均按照五百元給,一些幹活多的部門多給一些,比如工商局、電業局等等,平均給六百吧,剩下的有一個算一個給五百,你回去統計一下,看看有多少職工。”
“什麼?自掏腰包?那可多了去了,阜城政府部門的職工有兩萬多人呢?”
宋立峰嚇了一跳。
“兩萬多人,那最多也不過一千五百萬,我就給你一千五百萬。”
劉琅倒是很幹脆。
“…………劉總,您可是財大氣粗!”
宋立峰真是被劉琅的大手筆嚇呆了,拿錢都是論千萬,全國家都找不出這種人吧。
前世劉琅就在政府部門工作,對於基層工作人員非常了解,最基層的政府工作人員是很辛苦的,縣區一級,尤其是街道這一級別,工作壓力相當的大,他們直接麵對廣大人民群眾,每一件事都要落實,加班加點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些人和廣大老百姓一樣,都是普通人,隻是他們的身份不一樣而已,他們身上承擔的是為人民服務的重任。
去年一年,阜城方方麵麵都在發展,大量的工作壓在了基層工作人員身上,劉琅不知道別人怎麼樣,但他知道江波濤的兒子江宏,他天天要下基層,了解工業企業的生產情況,然後掌握第一手材料,在做出各種分析預測,提出相應的對策,他工作非常努力,很多建議都得到了上級的認可,即便他是江波濤的兒子,可是能甘於在基層踏踏實實的幹活這種心態就表麵他是幹事情的人。
江宏都是副處長了,他都要親力親為,其他人更不必說了,而江宏當然不在乎那點錢,但是其他人是非常在乎的,五百塊錢可是相當於他們一個多月的工資,能買一百多斤豬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