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再次寫這本書的時候,時間已轉眼消逝兩個輪回了。回首兩年前寫的東西,有的地方過於矯情了,有的地方詞藻華而不麗。隨著一提的是,再次寫文稿的時候,字好看了不少。其實,我做了一個決定,趁這本書的風格還未定型,易調,對於一個“寫”者(因為我確實不敢用作者一詞自居,每當人們提及這兩個字,總是下意識的認為就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和一個成功的作家,而我,確實遠遠不及的)來說,這無異於初出茅廬的醫生將將至未至嬰兒換了個器官,至於它終究會畸形還是會順利成長。萬物本就莫測,誰有一個定論呢?仔細想想,還是決定不將以前的東西刪掉了,也許十年20年,我再回首那段文字下匍匐的青蔥歲月,必然別有一番風情。
1
在這篇中,有一個女孩,他和我沒有任何感情上的瓜葛。僅僅相知熟悉,但是,在我看來,她是當下多數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包括我在內)中這一例典型,解剖經典,總能更容易找到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東西。,不是嗎?
皚皚(如果你能看到這篇文章。請自動忽略這戲劇性的名字)她高一的時候,我高二,應該是她的學長,學校中一個年級中的班級是有等級的。(本就不存在絕對公平,於是初入學校時,我深以為然的接受了這一點。)抱怨不公平的人多半世沉淪而不求上進的人。世界上大部分不公平是向上方傾斜的,當你立於上方時,你便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你這一切的不公平就是為了維護。你這一路來的艱辛,讓無動於衷這一類人更加懊惱怨恨,憤怒,同時,讓更加積極主動的人,不甘於現在,努力追求。從而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人的本性是健忘的是麻木的。在西方的**樂理論傳入中國時。曾引起了軒然大波,同時在這理論進入課堂時。引起了我們深深的反思。但是,大部分人的三分熱度,是遠遠不夠的,第一天我們駭人聽聞,第二天我們想想後怕,第三天我們漸漸忘記,第四天,第五天,我開始麻木,什麼是**樂理論?估計早已經忘記了。人,是一定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的。不必總想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如果有這樣的人那麼,那一定不是你,不成熟的我們總以為我們是特殊。別人會這樣,但我們一定不會。別人不能,但我們一定可以。雖然說有一定的年少輕狂。但是,這種想法隻能出現在不成熟了。學校的班級共有三個等級。他屬於第一個,而我是第二個。他和許多普通的女生一樣,耍心很重,但是,他特別不自律,她和我一樣的多愁善感。所以我應該能特別理解他。這樣一個女生,也許背負的太多。我們僅僅見過一次,而這僅有的一次見麵,我也從沒看到過她的臉。所以我想象不出來,但我們聊天的時候手機。後麵的那個他究竟是笑著呢,還是哭著呢。我一無所知,我們的對彼此的印象僅僅停留在手機上了,高考前幾天,我失戀了。很諷刺吧?失戀的對象是前任,我不知道等我們分手的時候卻依然保留著對方的手機,對方的qq。那個時候我們究竟是怎麼想的呢?也許還喜歡著對方吧,但是,不管怎樣高考結束就是高中結束了,就是高中的一切都結束了。哪怕有再多不舍,身為一個男生,還是要應該拿的起放的下,不作踐自己得活著。而她,出現得恰如其時,雪中送炭。按理說哦小說中的情節,我應該會感動,然後有了新歡忘了舊愛。可是對不起,你真正的付出過後,雖然一直說,不會再是你了。但等你真正回來的時候,我應該還會再張開雙臂。也許,又或者,應該背對著你,道一句再見,前任,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