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隨著天際邊的魚肚白越來越亮,坐落在塢坦荒原邊緣的一處土山逐漸清晰起來,隱約可見土山上一位年約十二、三歲的少年,正在如老僧入定般盤坐在地上,按照其特有的節律吐息納氣。
此時剛剛升起一半的初陽,揮灑出的光還很柔和,把土山上的少年周身映照出一層七彩光暈,使那清秀的臉龐顯得越發瑩潤。
少年的名字叫淩辰,是安陽鎮淩家子弟,早在三個月前,就被身為族長的祖父淩嘯天送回淩家祖居的淩家莊靜修,希望他能在這裏突破瓶頸,達到凝氣境的第三階段。
修煉一途,需先從凝氣開始,共分為感應、引導、淬煉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又分三品。一至三品,感應天地間蘊含的精華,四至六品,把天地精華引導入體,順著經脈衝刷體內沉積的雜質。
淩辰從十二歲開始踏入修行之路以來,隻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把凝氣境的前兩個階段修煉至圓滿境界,他的這種超乎尋常的修煉速度,讓淩嘯天唏噓不已。
因為沒出生的嬰兒身體幾近純淨,隨著出生後沉積在體內的雜質就會逐漸增多,所以修煉的時間越早,排除的雜質就越多,身體就會越接近先天體質。
可是孩童的心性喜動厭靜,想要靜下心去感應天地精華的存在非常困難,這就導致超過七層以上的孩童耐不住枯燥盤坐而放棄。剩下那些不足三層的少年,也至少需要苦熬一年以上的時間,才有可能感應到天地精華的存在。
即便修行之路如此難入門檻,但也未能消減無數少年人對修煉的向往,特別是實力強勁的修行者更是倍受尊崇。
淩辰所屬安陽鎮的三大家族之一,從小耳聞目染下,本應更加向往修行之路才對,可他卻對修煉十分反感。
淩文軒曾問兒子原因,淩辰的回答是他不喜歡修行者好勇鬥狠的作為,總會因為一點小事就選擇生死相搏,他不想將來成為其中的一員。
淩文軒試圖勸解:“修行之路全憑個人心性決定,不是每一名修行者都願意與人輕易生死相搏,再說一個家族的延續需要強者來守護,理應承擔身為家族成員該負的責任才對!”
那時的淩辰隻有八歲,回應的理由很充分:“堂兄淩楓的資質上佳,並且他也非常喜歡修煉,將來淩家由他來守護就夠了,而且家族的產業同樣需要有人來打理,就讓孩兒學習管理家族產業的經驗吧!”
後來淩文軒不管如何勸解都不能改變兒子的想法,直到淩辰將過十歲的最佳修煉年齡階段,就連淩嘯天也不再試圖改變這個孫兒的想法了。哪曾想,在二年之後全家人的新年晚宴上,淩辰當著所有人的麵向爺爺請求:“我要修煉!”
他的這個決定大出所有人的預料,特別是淩嘯天很奇怪孫兒為什麼會改變一直堅持的想法?可淩辰卻不提緣由,隻說自己的這個決定本來就是身為家族子弟的正常想法。
看著已經滿年十二歲的孫兒,淩嘯天有心不想答應,但又了解淩辰的執拗性格,最後與兩個兒子淩文東和淩文軒商量,以修行之路的常識來看,憑淩辰目前的年齡和全身沉積的雜質量,與天地精華的親和力已經微乎其微,基本杜絕了感應到天地精華的可能,那就讓淩辰吃些苦頭,到時候自己就會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