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山拜佛(1 / 3)

從李鎮東門出去再往東一直走十多裏,就能看到當地那座出名的西行山。

而西行山取名一個西字,卻好巧不巧地坐落在了李鎮的東邊,也算是當地一樁不大不小的逸事,為此,李鎮裏還曾有一位文人專門寫了一首詩,“大雁飛向南,霜啼秋往北。李鎮東有山,朝陽西山起”。隻是自四年前那把火之後,西行山就成了人們嘴裏的禁忌,鮮有談及。

月明星稀。

李安生提著一個殘破的燈籠快步走在鎮外東邊的小路上。燈籠是以前李老頭打更的時候用的,李老頭走了以後就被閑置在屋裏。都說“睹物思人”,李安生平時寧願摸黑也不願意去動那個燈籠的,可是此刻的他,除了滿心的焦慮和氣憤,哪還有半點思舊懷人的模樣,即便剛剛路過昨天燒紙的黃土堆時,也隻是遠遠望了一眼,沒有絲毫停留的意思。

中午,李安生從打鐵鋪回到家裏,本想著下午早早地帶李二一起去李鎮外麵一位佃戶家的水田裏捉田雞,捉完後還來得及去集市上碰碰運氣,沒準運氣好點就賣掉了。可是時間不等人,李安生吃完午飯等了許久也不見李二回家,隻好自己先去了,他本以為李二又是到哪裏貪玩去了,便沒怎麼上心,隻是背地裏罵了幾句。可是李安生傍晚回到家的時候,還是沒見著李二,就不免隱隱擔心起來。而等到李安生烤好了田雞,吃完了晚飯,幹完了家務,都已經到了睡覺的點,李二還是沒有回來。這時候的李安生哪裏還不知道李二肯定是昨天聽別人在西行山裏撿了好東西,按捺不住自己心癢,結果中途出了什麼變故,或是迷了路,或是摔了腿,不然早就聞著烤田雞的香味來找他討吃的了,怎麼可能還沒回來。

窮苦人家不比富裕人家,真要餓死人的時候連女兒都能賣掉,誰還有功夫管自個鄰居丟沒丟,要是死在家裏給人看見倒還能貓哭耗子假個慈悲,萬一死在外麵,誰知道呀,還不就跟個沒事人似的,誰管你啊,說不準時間一長連家都給你搬空咯。

李安生不禁歎了口氣,卻是連待會見著李二時要說什麼都想好了,“叫你別去,別去,怎麼跟你講的?你倒好,說話跟哼小曲似的,不去,不去,現在呢?噢,腿斷了知道哭了,要不是我來找你,你擱著死了都不知道……”

“哎……”李安生在腦海裏比畫那個場景後又覺得有些不忍,旋即搖了搖頭,自顧自地喃喃道:“沒事,沒事,腿斷了就腿斷了嘛,可別真死了就好。”

………………………………

西行山裏西行寺,西行寺裏西行僧。要問人間何處去,我行西路見西天。

如今,當初半山腰上那座香火豐旺的寺廟早已不在,剩下的不過是個“風吹曠野路,遍地雜草聲”的淒涼景象。

李安生走在雜草過膝的青石小徑上,燈籠裏的燭光照著那些明顯有火燒過痕跡的斷壁殘垣,又想到曾經街坊鄰居的閑言碎語,不禁有些唏噓。

李老頭是在那場火後一個多月走得,而且走前突然,沒有任何征兆,不然李安生也不會傷心得那麼不講道理,本來這也沒有什麼……隻是不知道哪個有心人聽到了李老頭平時罵山上和尚們的那些話,以至於小巷裏竟然傳出了李老頭是遭了報應,山上的和尚活不成,你李老頭也不想安生的鬼話。為此,李安生沒少跟一些鄰居吵過,隻是李安生越吵,好事的人就越喜歡鬧,害得那段日子李安生成天心不在焉,早出晚歸,不願見人,甚至差點信了那句鬼話,所以也就導致李安生跟許多街坊變成了這種表麵和氣,實則冷漠的情況。

李安生搖搖頭,安了安心神。

在斷壁殘垣環繞著的正中央有一座水潭,正好是原來那座寺廟的裏麵,李安生也不是沒有來拜過佛,他心知那裏本是一座大雄寶殿,斷然不會平白無故地變成一汪潭水,那麼這座水潭自然就是被當初飛來的那位持劍仙子一劍給劈出來的。

想到這,李安生忍不住對著水潭多盯了會,又是羨慕,又是憧憬。

“還是神仙好啊……”李安生感慨了一句,卻猛地意識到了什麼,臉上的表情忽然變得精彩起來,既然這世上真的和那個說書的一樣真有神仙,那難不成他說的山精水怪,豈不也是真的?

想到這,李安生突然麵無表情,怔在原地,連忙雙手合十,低下頭,閉上眼睛重複著念了幾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好這裏原來是座寺廟,要是山裏真要有什麼吃人的妖怪肯定老早就給那些和尚們收服了啊,怎麼可能留到現在,對,對,對,肯定沒有,要有早就給我抓跑了,還用留到現在。

李安生壯了壯膽子,終於抬起了腿,卻又突然停在了半空,不對啊,那麼多和尚死在了這裏,要是冤魂不散的話,那……李安生忽然悄悄地轉頭,偷偷瞄了瞄那汪潭水,然後悄無聲息地往後麵挪了幾步,李二啊,李二啊,你說你在哪不是丟,非丟這破地方,好玩麼這是。

李安生有些頭皮發麻,心想繼續找李二也不是,下山回家也不是。而就在李安生就退兩難的時候,水潭對麵忽然燒起了一團篝火,在黑夜裏格外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