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保健按摩療法(2)(1 / 3)

(3)對生殖區和心包區施行緩慢地揉推,宜多花時間,順時針逆時針均可,力量宜柔和,交替進行。但當症狀嚴重時,則使用艾灸或香煙灸做強烈的刺激,使生殖器的功能活化而旺盛,同時使精神安定。

(4)對二間,關衝進行輔助性按壓推揉,同樣能緩解更年期障礙。

(5)對生殖區,心包區需做10次~20次揉推,對腎穴、二間、關衝需做5次~15次,以手部發熱、舒適為度。這樣各種正在老化的機能都會達到活性化,而使得荷爾蒙分泌和精神狀態均漸趨穩定。

十三、頸部酸痛的按摩

許多人都有過脖子酸痛或僵硬的感覺,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1.頸部扭挫傷

姿勢不正確,導致頸部肌肉疲勞、韌帶拉傷;或是睡姿不好、枕頭高度不當,導致單側頸部僵硬疼痛,形成“落枕”(若是感冒或頸部著涼也有可能產生落枕的症狀)。另外,太肥胖而造成腹肌鬆軟無力,也會使背、頸部受害。

2.頸椎病

由於過度勞損使頸椎間盤退化,最後可能引起頸脊髓或頸神經根的壓迫,而出現疼痛症狀,以下即為常見的頸部酸痛疾病:頸部肌膜炎:常見於工作忙碌、壓力大或固定姿勢工作之上班族,特征為頸部活動常有聲響,伴隨有壓痛,甚至可摸到因頸部肌肉攣縮而造成的硬塊,嚴重時常導致頭痛。

退化性頸椎炎:常出現在年紀較大的病人,特征是頸部疼痛,且疼痛會放射到肩部或上肢,病人常會感覺到手麻。

頸部酸痛或頸椎病,在中醫上認為年齡增長導致的肝腎虧虛、筋骨衰退是主要原因,不過,年輕人也會因為習慣不良,使頸部氣血不順暢而產生酸痛,這時候,按摩便是你最方便的止痛幫手!

3.治療主穴

(1)風池

穴位:耳後,發際兩側,凹陷處即是。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麵按壓,或做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頭痛、頭暈、頸部僵硬疼痛。

(2)風府

穴位:正坐低頭,後腦勺下的凹窩中。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麵按摩,或做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頸部酸痛、頭痛、眩暈。

(3)落枕

穴位:手背向上,在第二、三掌骨小頭後凹窩中。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麵按壓,或做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因墊枕過高導致的頸部扭傷症狀。

(4)後溪

穴位:握拳時,在第五掌指關節後的手掌橫紋頭。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麵按壓,或做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落枕、頭頸痛、手指麻木痙攣。

(5)外關

穴位:由腕關節背麵中央直上二寸(3指橫寬)處。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麵按壓,或做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頭痛、半身麻痹、上肢關節痛、前臂神經痛。

(6)天柱

穴位:後發際正中,直上半寸旁開一寸(大拇指橫寬),在頸後風池穴下方。

按摩方法:以拇指、食指抓住天柱穴,按壓、搓揉5次~10次。並向左右天柱穴滑行按摩。

功效:治療頸部疼痛,也可緩解頭痛。

(7)大椎

穴位:正坐低頭,在第七頸椎下的凹窩中。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麵按壓,或做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頸肩膀酸痛、癲癇、氣喘、感冒。

(8)肩貞

穴位:當手垂下時,腋窩後麵的豎紋頭上一寸(大拇指橫寬)處。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麵按壓,或做圈狀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