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著薛南燕的身影,思緒漸漸飄散,這裏的風景真美,陽光也是明媚的,可惜我和薛南燕是這樣的孤苦、煞風景。

轉身想要離開,卻聽見薛南燕嘶啞地說:“對不起,明陽,愛對我來說太沉重了,我沒有資格,也沒有力氣再去領悟愛的道理。”

我搖頭,她的這句對不起,所包含的一切意義,我都懂,但是我不需要了。她說愛情太沉重,她沒有資格和力氣去領悟,其實隻是因為她依舊癡迷不悟而已。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和大衛討論關於記憶的問題,我說:“也許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記性太好,如果可以隨時忘記,那麼每一天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這樣人就不會為了昨天斤斤計較,亦不會在意昨天做了什麼錯事,傷害了什麼人,也就不會有什麼死不瞑目的事情發生了。”

大衛說:“因為人的欲求太強,所以人心叵測,所以我們在意我們的得失,今天沒有得到的明天一定要得到。今天得到的,要保護它明天還屬於自己。但是與愛情有關的記憶不會這樣,它會讓人時時感到滿足、感到幸福,即使你永遠的失去了所愛,但愛的記憶永遠甜蜜。”

“可是你說過愛情是殘忍的,永失我愛的記憶又怎會甜蜜?”我似乎找到了大衛的漏洞。

大衛微笑:“就是因為這甜蜜的記憶,才會讓人陷在裏麵,不想自救,亦不希望別人來救,直到溺死,難道不殘忍嗎?”

身邊傳來有節奏的,敲擊盤子的聲音,轉頭,原來是坐在旁邊的薛南燕,顫抖著手,而手中的銀湯匙就那樣擊打起盤子,一聲接一聲。

“一個人的生命可以精彩,可是不能長久。一個人可以流芳百世,可是不能讓自己此生無憾,尤其是愛情!”大衛裝作沒有看到,繼續說。

我歎氣,大衛說得近乎真理,可是又殘酷之極。

薛南燕亦歎息:“到底愛意味著什麼?”

“我也還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大衛笑了笑:“不過,我記得看過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斯坦伯格的文章,他根據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要素組成了七種不同類型的愛情。你們可以聽聽看。”

他停頓了片刻開始娓娓道來:“第一種是喜歡式的愛情,隻有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如友誼。顯然,友誼並不是愛情,喜歡並不等於愛。不過友誼還是有可能發展成愛情的,盡管有人因為戀愛不成連友誼都丟了。

第二種是迷戀式的愛情,隻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如初戀。第一次的戀愛總是充滿了激情,卻少了成熟與穩重,是一種受到本能牽引和導向的青澀情感。

第三種是空洞式的愛情,隻有承諾,缺乏親密和激情,如純粹為了結婚的愛情。此類‘愛情’看上去豐滿,卻缺少必要的內容,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第四種是浪漫式的愛情,隻有激情和親密,沒有承諾,這種‘愛情’崇尚過程,不在乎結果。

第五種是情侶式的愛情,隻有親密和承諾,沒有激情。跟空洞式的‘愛情’差不多,這裏指的是四平八穩的婚姻,隻有權利、義務卻沒有感覺。

第六種是愚蠢式的愛情,隻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沒有親密的激情頂多是生理上的衝動,而沒有親密的承諾不過是空頭支票。

第七種是完美式的愛情,包含激情、承諾和親密。隻有在這一類型中我們才能看到愛情的廬山真麵目。隻是能體會到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