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全家幸福和最佳朋友(1 / 2)

大年初五,全家人搬進了啟明星別墅區。

為了讓父母更好地適應別墅區的生活,黃永樂和葉姿也暫時住在芭樂別墅,和父母住一起。

得知黃永樂的父母來了,別墅區的土豪們陸續登門拜訪。土豪數量太多了,黃書福和陳淑芬兩個老人剛開始記不住,分不清誰是誰。不過,隨著土豪拜訪次數的增多,兩人老人漸漸整明白了。

趙建國,是修路的,烏山村的公路就是他修的;

房曉明,是蓋房的,烏山村的新房就是他蓋的;

孫博海,是賣書的,烏山村永樂圖書館的書就是他捐贈的;

金寶歡,是演戲的,電視劇《都市皇帝》裏見過呢;

……

隨著認識的人的增多,黃書福和陳淑芬漸漸適應了別墅區的生活,還結交了一些朋友。

孫博海和黃書福年齡相仿,兩人經常一起下象棋。黃書福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腦子好使,這一點看他的兒女就知道了。黃永樂和黃開心從學就是學霸,他倆的智力就是遺傳於黃書福。

黃書福下起象棋,毫不遜色於孫博海,在孫博海的介紹下,黃書福又認識了別墅區裏幾個愛下象棋的老頭,每沒事就殺兩盤,玩得挺嗨。

除了下象棋,黃書福還喜歡上了釣魚。芭樂別墅前有一個紅心湖,黃書福飯後經常在湖畔釣魚,還認識了幾名釣友。

看到父親又是下棋,又是釣魚,黃永樂就放心了,因為要提高幸福指數,就要盡量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一個人如果興趣太少,他的幸福指數很容易遇到瓶頸,升不上去。

比如黃書福和陳淑芬,兩個老人當了大半輩子農民,每就是種田、喂家畜,生活愛好幾乎為零,他們幸福指數達到000左右,就難以提升了。

因為他們每都在重複相同的事,根據幸福遞減率,相同的事重複次數越多,幸福指數提升越少,最終幾乎為零。

所以,要進一步提升黃書福和陳淑芬的幸福指數,需要讓兩個老人接觸新的生活,培養新的愛好,體驗新的樂趣。

黃書福如今喜歡下棋和釣魚,這是他前半輩子沒有體驗過的樂趣,產生了新的幸福感,幸福指數於是成功突破了000點。

他以後如果擁有更多的愛好,幸福指數會上升更多。

不僅黃書福有了新愛好,陳淑芬也一樣。陳淑芬種了幾十年的田,根本閑不下來,葉姿於是教陳淑芬養花。在芭樂別墅外,養了一片花叢,還種了些盆栽。陳淑芬種了這麼多年田地,種花對她來毫無難度,花叢打理得井井有條,吸引了不少別墅區的老人圍觀,有些老太太還向陳淑芬學起種花,於是,漸漸熟悉了起來。

為了讓父母更好地享福,黃永樂還給父母請了一個保姆,主要是幫忙買菜和做家務。

好的保姆,可以提升幸福指數。差的保姆,則可能把生活搞得一團糟。在福興市,就發生過保姆投-毒縱火之類的惡性事件。

由此可見,保姆的選擇相當重要。

為了選擇到最合適的保姆,黃永樂於是用係統進行了匹配。從0多名候選保姆中,挑出最好的。

係統提示:宿主如果讓陳玉萍當保姆,半年內父母幸福指數提升約800點;宿主如果讓趙曉娟當保姆,半年內父母幸福指數提升約650點;宿主如果讓吳美敏當保姆,半年內父母幸福指數提升約400點……

根據係統的匹配,最終黃永樂選中了陳玉萍當保姆,因為她能幫父母提升的幸福指數最高。

剛開始,陳淑芬反對請保姆,覺得家裏的事自己能做。不過,在保姆來了後,很快成了陳淑芬生活中最好的聊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