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尋找桃花源(1 / 2)

晉太元中,武陵漁人偶入桃花源,那裏民風淳樸,景色怡人,宛如仙境,南陽劉子驥聞之複往不得求。後歲無問津者。

1970年,城市青年大學生大量湧入知青下鄉的浪潮中,劉武便是其中的一員,他本是大學的文學研究員,對文言文尤為感興趣,一個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神話故事,一張張寫滿慷慨激昂的名人逸事,往往帶領著他體驗古代人的生活百態。這次下鄉去的是湖南省常德縣桃園村,聽到這個消息他格外的高興,這幾天他正在研究桃花源記這篇古文,曆代名人遊行至此留下過詩詞歌賦,表達對世外桃源的向往,有時他做夢都想也能誤入這桃花源。

劉武告別了家人朋友,踏上了開往常德的火車,看著窗外的景物刷刷的後退,劉武的思緒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

一個月前,劉武跟著教授去拜訪遠近聞名的國學大師,在大師的藏書閣裏,發現了一個雕刻這桃樹的桃核,別致中透著古樸,深深的吸引著劉武,大師走過來介紹說:“古人技藝高超能在桃核上刻物刻人,且栩栩如生,記事言情。古人對於桃花也用情頗深,她象征著情愛,純淨。還有,說不定陶淵明所寫的世外桃源真的就存在於世,等著你去探索呢!嗬嗬。”那天以後,劉武收集了一些資料,對桃花源了解的越多,越加想去探索那片不一樣的天地。

火車緩緩的停下,終於到站了,劉武提包下了車,左右看了看,發現有一中年男子,身穿樸素的藍色外衣,左顧右盼,麵容焦急,手中舉著個牌子,上麵寫著“劉武”,不用想這一定是桃園村派人來接自己啦,劉武快速走到那人的身邊,彎腰伸手說到:“我叫劉武”,中年男子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位文質彬彬的青年,握住劉武的手熱情道:“劉武同誌,我是桃園村的村長,歡迎你來到我們桃園村,我們正需要你們有知識的人才!”劉武笑了笑回應:“村長,我就是響應黨的號召,為農業發展獻分力。”介紹完後,兩人肩並肩的往村裏走,一路上兩人熱情的交談著,劉武也問了問關於桃園村的一些事。

回到村裏,鄉親們三五成群來到村口歡迎劉武的到來,劉武一一和村民打了個招呼,並把帶來的糖果分給了大家。這時刻天已漸暗,村長把劉武帶到了住的地方,這是一間新蓋的屋子,在村長家的旁邊,裏麵有張床,有張桌子,還有些生活用品,整間屋裏頭還透著股泥土的氣息。劉武滿意的點了點頭,謝過村長,村長說:“還怕你們城裏人嫌棄的,你先收拾一下。我等會叫你吃飯。”劉武應了聲好。

劉武環顧了房子一周心想這就是自己以後生活的地方了,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坦然和對新環境的興奮。不一會村長來了叫劉武去吃飯,劉武來到村長家,看著飯桌上碟碗相依,裏麵的菜有的連名字都不知道,連道讓村長受累了,村長頗為好客,杯盞交錯,村長談及桃源村的種種傳說,劉武興趣更濃,“那一年,去河裏捕魚,在河中劃著船突然眼前一晃,出現了一片白霧,穿過白霧是一片桃林,桃花紛飛,鳥語花香美不甚哉,然而用手卻摸不到,當時覺得挺奇怪的,待他揉了揉眼,那副場景‘便沒了。”劉武聽著出奇,便說讓村長明天帶他去捕魚,看看他能不能碰到那樣的場景,村長笑了笑答應了。邊吃邊說,兩個小時過去了,劉武摸了摸肚子飽飽的,再次謝過村長便回屋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