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大寒與養生”(1 / 3)

大寒是許多地方一年中的最冷時期,常有寒潮、大風天氣,氣候比較幹燥,地麵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但“寒極必反”,四季輪回,春天已經不遠了。

大寒時節,我們應該繼續做好保暖防寒的工作。

大寒是一年中調養身心的重要時節。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冬的溫熱釋放之後,進入冬季養收期。而隨著大寒的到來,冬季接近尾聲,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人體將又開始轉為生長、活躍期。此刻人們的身心狀態也應隨著節氣的變化而加以調整,為春生夏長“積蓄能量”。因此,大寒時節飲食養生調養的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肝血上。

節氣食俗

按中國的風俗,特別是在鄉村,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醃製年肴、準備年貨。

清代《真州竹枝詞引》記載:“醃肉雞魚鴨,曰年肴,煮以迎歲……”。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後,進入了“冬三月”的農閑季節,而隨著大寒的到來,冬季農閑接近尾聲,人們在準備醃魚、臘肉之時,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南方的人們則習慣在此時製作蘿卜糕等傳統食物,用以迎接新春的到來。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冬季進補已是人們長期以來的習慣,所以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的說法。可見大寒時節人們對進補的重視。

食俗菜品

◎ 醃臘肉

材料:新鮮肋條肉1000克。

調味料:硝酸鈉1克,白糖、醬油各40克,精鹽、高粱酒各20克。

做法:

① 將新鮮的豬肋條肉去骨後切成寬約2厘米、長約40厘米的條形肉,在上端刺一個小洞,便於醃製後穿繩懸掛;用溫水洗淨表麵的浮油,瀝幹水分。

② 將肋條肉浸入用上述調味料混合均勻的配料中,醃製6~8小時,取出穿繩掛於竹竿上。

③ 將醃製後的肉掛入烘房內,用炭火加熱,溫度控製在50~55℃;肉條經2天左右烘烤後即成為臘肉成品。

注:如不用炭火烤,白天可在日光下曝曬,晚上移至室內,連續曝曬直到表麵出油為止。

◎ 蘿卜糕

材料:黏米粉400克,白蘿卜、瘦肉、臘腸各100克,火腿50克,蝦米35克。調味料:薑末、蒜末、蔥末、芹菜末各少許,精鹽、白糖各適量。

做法:

① 白蘿卜洗淨去皮,切成細絲;蝦米洗淨浸泡至軟;火腿、瘦肉、臘腸洗淨切細粒。

② 鍋置火上,放油燒熱,爆香薑末、蒜末、蝦米,放入蘿卜絲、火腿粒、瘦肉粒、臘腸粒及精鹽、白糖,煮至蘿卜絲熟軟。

③ 黏米粉用冷水攪成粉漿,加入蘿卜絲中攪拌均勻,和成團,放入蒸籠內大火蒸約40分鍾,將蔥末及芹菜末撒於上麵再蒸約1分鍾取出即可。食時切成片,下熱油鍋煎至熱透即可。

養生菜

◎ 圓白菜鮮蝦卷

材料:圓白菜葉3片,蝦仁50克,胡蘿卜、芹菜、綠豆芽各30克。

調味料:料酒10克,精鹽適量,澱粉、香油各少許。

做法:

① 將圓白菜葉洗淨,用開水焯軟;綠豆芽洗淨焯水;胡蘿卜、芹菜切絲;將少許澱粉調成糊。

② 蝦仁洗淨,去掉泥腸,剁碎,用精鹽、料酒、剩餘澱粉醃約10分鍾。

③ 將圓白菜葉鋪平,放上蝦仁、胡蘿卜絲、芹菜絲、綠豆芽,淋上少許香油,將菜葉邊緣塗上少許澱粉糊,卷起包好,碼在盤中,上蒸鍋蒸熟即可。

“養生有道”

蝦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蝦的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適合病人、老年人食用。

◎ 三鮮蠣黃

材料:牡蠣500克,冬筍100克,水發香菇、火腿各50克。

調味料:料酒15克,雞蛋清1個,高湯、水澱粉各20克,精鹽適量,味精、香油各少許。

做法:

① 將牡蠣去殼取肉,洗淨,切成兩刀一斷的片,加入料酒、雞蛋清、部分精鹽、少許水澱粉拌勻;冬筍、香菇、火腿洗淨切片。

② 用味精、高湯、部分香油、剩餘精鹽、剩餘水澱粉調成鹹鮮味汁。

③ 鍋置火上,放油燒熱,放入牡蠣肉滑散,再放入冬筍片、香菇片、火腿片翻炒至熟,倒入鹹鮮味汁,待汁收濃,淋入剩餘香油即可。

“養生有道”

牡蠣可以作為肝炎、結核、心血管係統疾病、老年智力衰退、腫瘤等症的輔助食療佳品。食用牡蠣有助於使機體各係統功能進入最佳運行狀態,並可加速病體康複,防老抗衰。

◎ 魚香白菜

材料:嫩白菜幫250克。

調味料:醬油10克,醋8克,白糖6克,料酒、蔥末、薑末、蒜末各5克,豆瓣醬4克,精鹽、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① 白菜幫洗淨,切菱形塊。

② 將醬油、醋、白糖、料酒、蔥末、薑末、蒜末、精鹽、水澱粉放入碗中,拌成調味汁。

③ 鍋置火上,放油燒熱,加入豆瓣醬煸炒出香味,放入白菜塊,不停翻炒,炒熟後將調好的汁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即可。

“養生有道”

白菜所含的營養成分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製癌細胞生長。中醫認為白菜性質偏寒,可以平衡體內的燥熱之火。適合老年人冬季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