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老年人來說,金錢、名利已微不足道,最大的幸福是擁有健康。這些年興起的“保健品熱”,對老年人的保健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對於保健品的誇大宣傳,也給老年人的健康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許多人認為隻要是保健品總會對身體有好處,殊不知,在許多情況下卻適得其反。

國家已有明確規定:保健品是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因此,保健品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隨意吃的。目前的“保健品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現代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大,導致各種營養素的攝入不均衡,需要服用保健品來調節;二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為預防慢性疾病,對保健品的需求尤為旺盛。但買保健品不等於買健康,補充營養素也應該因人而異。中醫在養生保健方麵有著悠久的曆史,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內經》上就講的非常具體,現在我們的養生法還都是兩千年前我們老祖宗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就是現在的保健品,有90%都用到了中藥。中藥是什麼?草、木、蟲、石等等,還有糧食、菜、肉、水果,通通都可以納入中醫所說的“藥”的範疇。許多保健品中,都使用了中藥,這些成分用在中醫的方子裏,它就是中藥。中醫對養生保健有著非常深厚的理論基礎,認為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就是現代所說的防病思想,首先要預防疾病,其次是得了病不使之惡化,這和現代人的預防保健觀是相吻合的。但每個人應有各自不同的保健方法,應該因人而異,就好比我們得了不同的病,可能會使用同一種中藥,或者是某一種中藥,可能會用於不同的治病方子中。這就是中醫的辨證施治,對於使用保健品也應該是這樣,一種保健品不可能對每一個人都合適。

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講,受一些宣傳的誤導卻存在濫用保健品的問題。例如,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的補充是許多保健品的宣傳重點,但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必須有科學的量與比例,而且要適合特定的適用人群,否則就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另外,雖然國家規定保健品僅能宣傳其規定的功能,不能突出治療效果和作用,但一些廠家卻在“功效”、“添加成分”等方麵做文章,這也給保健藥品市場帶來了混亂。目前,一些老年人服用保健品存在一些誤區,對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構成了威脅。

1.誤認為多吃保健品有益健康 有的人覺得年紀大了,應該補補身體了,親朋好友送,自己也買,認為保健品吃得越多越好,結果造成過量服用。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都有一個最高承受值,一旦過量,就會導致總體比例的失衡。所以服用保健品要適可而止,不可濫用。老年人要明確自身需要調補的髒腑和部位,人體有五髒六腑,一般調補宜以五髒為主,主要應根據各髒的生理功能進行調補。

2.誤將保健品當藥吃 有的人以為保健品對疾病有直接療效,甚至去看病還抱著一堆保健品。其實保健品隻能預防和調節機體的亞健康狀態,如果不經醫生指導就盲目服用,就會影響治療甚至加重病情。要知道將保健品以藥品形式每天定量服用,一旦停用,往往會使服用者若有所失,造成心理的不適。

3.誤把保健品當飯吃 這對身體十分不利,因為營養素隻有強化或改善某一種功能的效果,而糧食、蔬菜、水果等食物除了主要營養,還包括許多活性成分,單純使用保健品,是不能保證營養均衡的。如定量服用保健品,容易使人忽視從正常飲食中攝取營養及通過食補健體強身的重要性。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隻要食物品種多樣,就能使人體獲得全麵的營養。所以,僅以保健品來代替由身體各器官共同參與攝取營養的過程,從長遠看對健康十分不利。

4.誤認為隻要不超量服用就沒有危害 任何物品都有兩方麵的作用,保健品也不例外,在起保健作用的同時,對人身體也可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有些人本身存在隱性疾病,還有的人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隨便服用保健品都會產生很大影響。例如,長期酗酒,可能對肝髒已造成損害,若再服用深海魚油,就可能導致肝功能受損。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一個保持自我平衡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保健品。如果是一個健康的人,而且在正常的生活條件下,就沒有必要服用保健品。

總之,在通常情況下,保健品中的營養成分是完全可以通過日常飲食攝取。但是,由於現在生活習慣的改變,都市人群飲食不均衡,導致血漿濃度低於最佳水平。健康人群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補充適量的營養素也是非常必要的。適量補充營養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例如,更年期的女性,一般都需要補鈣;經常吸煙的人,應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和類胡蘿卜素;老年人適量攝取含微量元素高的保健品,可以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預防慢性病。也就是說,“飲食調養+合理補充+適量運動”才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