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不斷侵略和清政府腐敗無能,英、法、日、俄、美等國家與清政府先後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醜條約》等一係列不平等的條約,強迫清政府割地和賠款,使中國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我的姥姥就是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出生了。
兩間又低又矮的小草屋裏,十分簡陋。牆角處除了擺著一張破舊的桌子外,就再也沒有其它的東西了。這個家看上去窮得簡直就是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小屋裏的地上,堆放著小山似地一堆髒衣服。
一個二十三、四歲的女人披散著頭發,正腆著大肚子,坐在一隻板凳上,正十分吃力地洗著衣服。
由於費勁,從她的腦門上淌下了許多的汗水。
兩個女兒,大女兒三歲,叫丫蛋,二女兒兩歲,叫二丫。兩個孩子因為掙搶一件東西而打了起來。
經過你掙我奪,大女兒丫蛋終於把東西搶了過來。二丫沒有得到東西,她委屈地大聲哭了起來。
母親一見兩個孩子的吵鬧,忙用襖袖子擦了一下臉上的汗,停下了手裏的活,衝她們大聲喊道:“丫蛋,二丫,你們倆幹什麼呢?啊!”
丫蛋:“媽,二丫搶我的東西。”
母親對她說:“二丫小,你比她大,你把東西給她不就行了。”
丫蛋執拗地:“不,我不給!”
母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呢。啊!快把東西給她!”
丫蛋:“不,我不給!就是不給。”
二丫哭得更厲害了。
“唉!你呀!非得讓我起來跟你要嗎。”母親說著,腆著大肚子,十分吃力地就要站起來。突然,她的身子感到有些不對勁,疼得她不由得地叫了一聲:“哎喲!”
頓時臉上的汗珠子叭噠叭噠直往下掉。
丫蛋:“媽,你怎麼啦?”
母親咬著牙,強忍著對她說:“丫蛋,快!快去叫你爸。”
丫蛋一見母親那痛苦的樣子,扔下了手裏的東西,向外跑去。
2、
街上。
丫蛋在街上飛快地向前跑著。
3、
馬圈裏。
父親許寶林把鍘好的草,盛了滿滿的一簸箕,端著它走向了馬圈。
幾隻馬見了他,都奔了過來。
許寶林把那一簸箕草均勻地撒在了槽子裏,幾隻馬低著頭吃了起來。
一隻馬護槽,不讓另外的一隻馬吃,許寶林見了,使勁地拍了它一下,說:“你個搗亂鬼,盡想吃獨食,去!去!”
那隻馬隻好靠向了一邊。
這時,三歲的女兒丫蛋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爸,爸。”
許寶林回過頭來,吃驚地問:“丫蛋,你怎麼跑到這裏來了?”
丫蛋仍大口喘著氣:“爸,爸,你快回去!快回去!我媽她就要快生小妹妹了。”
許寶林:“你胡說!”
丫蛋:“我沒有胡說。”
許寶林:“是小弟弟,不是小妹妹。”
丫蛋糾正道:“就是小妹妹,不是小弟弟。”
“好了,別說了,快回去吧!”許寶林跟丫蛋說完,轉身就朝外奔去。
4、
小草屋內。
母親蜷縮著躺在了炕上,疼得她不由得叫喊著。
許寶林奔進了家門,一見妻子成了那個樣子,有些不知所措地問:“哎,你……你怎麼啦?”
母親忍著疼痛,對他說:“你……你快去叫李阿婆,我……怕是要生了。”
“哎,你挺住,我這就去!啊!”父親說完,慌慌張張地奔出了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