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淡竹葉的別名“碎骨子、山雞米、金雞米、迷身草”,就知道淡竹葉不是村頭河畔那幾叢竹林的葉子,它的塊根形似麥冬,華東地區有稱之為“竹葉麥冬”者,非中藥之麥冬。
淡竹葉並非淡竹之葉;江蘇地區有以鴨蹠草的全草也稱淡竹葉,二者療效不同,不宜混用。
“煮”出味道,“蒸”不上火
“煮”是用途最廣泛、功能最齊全的烹調技法。“煮”比“燉、煲、熬”而言,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比“炒、煸”的時間略長。
“煮”的好處是可以讓食材浸出味道或吸收醬汁之味,尤其素味的食物,互煮方能調和新口味。
浸入水裏加熱弄熟的,叫“煮”;擱在水麵上,依靠水蒸汽安撫的,稱之為“蒸”,所以它沒什麼脾氣,不上火。
梅菜碎蒸支竹
素材幹支竹500克,梅菜100克。
素味蒜頭1瓣,幹紅辣椒半個,炒香的白芝麻5克,致美齋小磨麻油5滴,花生
油、白糖、花雕酒、致美齋天頂頭抽醬油各適量。
素手速動
1.
幹支竹洗淨,用40度溫水浸軟,撈出待用;
2.
梅菜洗去鹽霜,冷水浸泡5分鍾,撈起,剔去梗裏的杆骨,切碎放入碟裏;
3.
蒜頭洗淨剝衣,剁成細粒;幹紅辣椒洗淨剁碎;
4.
梅菜碎、蒜頭粒、幹紅辣椒碎、花生油、白糖、花雕酒和醬油一起拌勻,大火猛蒸10分鍾;
5.
加入支竹,拌勻,再用大火蒸5分鍾;
6.
撒上炒香的白芝麻,並滴小磨麻油即成。
素食養生有理
支竹即“腐竹”,也稱“枝竹”,和一般的豆製品相比,支竹的營養素密度更高,且所含脂肪、蛋白質、糖類這三種能量物質的比例非常均衡,是營養豐富又能為人體提供均衡能量的優質豆製品。梅菜能清熱解毒、開胃消食。本素食有
波波素煮意
這碟素菜做法貌似簡單,但為了一個“味”字,有三招功夫不能忽視:
其一是“去鹹招”,梅菜要先洗後浸,衝淡其鹹味;其二是“混味招”,被衝去鹽霜鹹味的梅菜,要用各類味料油酒拌撈入味;最後是“催味招”,被二度醃過的梅菜,有水蒸汽的愛撫誘熟,梅菜的芳香之味,才幽幽然地出場。
小磨麻油的作用是“提香”,若麻油放太多,就會變得又濃又俗了。
桂花蜂蜜蒸鮮山藥
素材鮮山藥750克,桂花10克。
素味蜂蜜60毫升,炒香黑芝麻5克,鹽適量。
素手速動
1.
鮮山藥削皮洗淨,切成一指厚度的圓餅,用鹽水浸泡30分鍾以入底味,然後撈出,濾水裝碟;
2.
大火煮開水,然後狂蒸山藥圓餅10分鍾;
3.
掀蓋,均勻撒播桂花;
4.
合蓋,再蒸8分鍾,收火;
5.
淋上蜂蜜,再撒上炒香黑芝麻即可。
素食養生有理
山藥,自古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蔬菜,能
健脾益胃、滋腎益精、降低血糖、延年益壽。桂花性溫,味辛、芳香,能散寒破
結,化痰止咳。蜂蜜“和營衛,潤髒腑,通三焦,調脾胃”。本素食健脾益胃化
波波素煮意
中國曆代民間皆視桂花為吉祥之兆。舉凡中榜登科,仕途得誌則被稱為“折桂”。對獲得殊榮者則譽為擁有“桂冠”。廣西有些少數民族的青年男女,還喜歡用桂花贈予意中人,以表傾慕之情,故有“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結終身”的諺語。
而“桂花蜂蜜蒸鮮山藥”,金黃的桂花,烏金的黑芝麻,如星星鑲嵌在銀白色的山藥玉匣之上,也許起個吉祥的名字更討人喜愛,就叫“貴蜜白玉匣”吧。
腐乳紫蘇蒸茄子
素材茄子750克。
素味致美齋腐乳3小塊,蒜頭5瓣,新鮮紫蘇葉10克,花生油2茶匙,白糖、花雕酒、蘑菇精各1克。
素手速動
1.
茄子洗淨,在清水裏浸泡30分鍾以上,以便去農藥,然後再衝洗;
2.
將茄子豎剖成4瓣,鋪在盤上;
3.
蒜頭去衣,與洗幹淨的新鮮紫蘇葉一起剁碎;
4.
將腐乳、紫蘇蒜碎、花生油、白糖、花雕酒、蘑菇精和適量冷開水放入碗中,用筷子攪勻;
5.
大火煮開水,猛蒸茄子10分鍾;
6.
淋上那一碗加料腐乳漿,蓋上蓋,再用大火蒸3分鍾即成。
素食養生有理
茄子是少有的紫色蔬菜,營養價值很高,特別是茄子皮中含較多的維生素P,常吃茄子(連皮)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老年斑等有一定功效。紫蘇葉也叫蘇葉,可解表散寒、行氣和胃。。本素質營養價值較高,適宜於一般人群食用。
波波素煮意
廣東出產的白豆腐乳,入口即化,醇香美味,被海外華人稱為“中華芝士”。當我在國外多呆了幾日,便開始懷念這些鄉土情懷的“中華芝士”,向同行人提及“腐乳”二字,他們不約而同地吞口水。鄉愁的滋味,寄托在腐乳裏。
腐乳與紫蘇的搭配,更豐富了蒸茄子的味道,使到茄子不再那麼寡然淡味。
營養蒸煮
沙薑碎蒸絲瓜
素材絲瓜750克。
素味姆指頭大小的沙薑4顆,紅蔥頭4顆,花生油2茶匙,白糖、蘑菇精各1克,
鹽適量。
素手速動
1.
絲瓜洗淨削皮,切成塊,在碗或盤裏擺好;
2.
用小刀刮去沙薑的皮,洗淨剁碎;紅蔥頭脫去外衣,洗淨剁碎;
3.
大火煮開水,猛蒸絲瓜7分鍾;
4.
掀蓋,撒鹽和蘑菇精,蓋上蓋子,再蒸5分鍾;
5.
與此同時,另爐武火燒鍋,放花生油,爆香沙薑碎,再倒入紅蔥碎;
6.
將香氣噴濺的薑蔥油澆在絲瓜上即成。
素食養生有理
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且性涼、味甘,能清熱解毒、活血通經。沙薑氣香特異,其性溫、味辛辣,能行氣溫中,消食止痛。沙薑與絲瓜搭配,不僅增加美味,也調和絲瓜的涼性。本素食有較高營養價值,適宜於一般人群食用。
蒸豆芽竹蓀卷
素材竹蓀20條,蟲草花20克,黃豆芽150克。
素味頭菜20克,花生油、致美齋小磨麻油、白糖、蘑菇精各1克,鹽、生粉各適量。
素手速動
1.
竹蓀用溫水浸發30分鍾,洗淨待用;
2.
頭菜洗淨切絲,用冷水浸10分鍾去鹹味,濾水待同;
3.
蟲草花略衝洗,用微量的溫水浸發30分鍾;
4.
黃豆芽洗淨,濾水待用;
5.
用花生油、白糖撈拌頭菜絲和蟲草花,放入碟子裏,猛火蒸10分鍾,攤涼;
6.
加入黃豆芽、蘑菇精、幹生粉,撈拌好,塞填進竹蓀衣裏,並在碟中排好,再用大火蒸3分鍾;
7.
慢火起熱鍋,煮滾浸發蟲草花的水,加濕生粉和鹽,推成濕芡,淋在豆芽竹蓀卷上,再滴上小磨麻油當“包尾油”即成。
素食養生有理
竹蓀是名貴食用菌,列為“草八珍”之一,能補氣養陰,潤肺止咳。蟲草花性平味甘,可補肺腎、止咳嗽、益虛損、養精氣。黃豆芽清熱利濕。本素食能補腎滋陰潤肺,適宜於陰虛體質者食用。
蒸酸甜楊桃
素材新鮮楊桃5個。
素味橄欖油、蘋果醋、致美齋黃豆醬、甜醬各1/6茶匙,白糖、辣醬、蘑菇精、生粉各適量。
素手速動
1.
楊桃洗淨,削去五角的菱邊,再橫切成五角星狀,平鋪在碟子上;
2.
用冷開水將調味料拌勻調為濕芡,再用鍋文火煮熟,淋在楊桃上;
3.
猛火蒸楊桃2分鍾即成。
素食養生有理
楊桃性寒,有開胃清燥潤腸通便之效,是肺、胃有熱者最適宜食用的清熱水果,而且楊桃還是醫治咽痛的能手。
童年時,父母見我不開胃,便會蒸一碟酸酸甜甜的“蒸酸甜山稔”給我吃,想撐開我那無精打彩的唇舌。山稔比楊桃更酸,所以要放不少白糖,而當年的白糖要憑票限量購買,十分矜貴。
今天,我用不太酸的楊桃取代了山稔,還放了些蘋果醋以增加酸味,為的是懷念那一種酸酸甜甜的父母慈愛之味!